3/29 最後一天早上,本來計畫是市區觀光之類的行程,鳥導特別安排到附近泰皇的研究中心,目標是分布侷限,數量稀少,全團所有人的新鳥種--綠孔雀 。
臨上飛機回台灣前最後半天的行程,到泰皇專設的保育研究中心,有魚類、兩棲的實驗室,還有各種眷養稀有鳥類的籠舍,因時間不多,清早在晨曦中就抵達。
進入大門見到很有規模的場景,看板上只認的泰皇的相片,其他說明指引都用泰文,有看沒有懂,還是找懂的鳥去吧。
就在停車場附近,Pinit馬上聽到綠孔雀的叫聲,它晚上停棲在高高的大樹上,睡醒下地活動覓食以前先大叫幾聲,距離實在太遠了,得用單筒望遠鏡才能看到,有人嫌不夠清楚,還繼續往前靠近。
在地上散佈的孔雀可明顯見到與常見的藍孔雀不同的地方,頸部與前胸為綠色的鱗斑,而非亮麗的深藍色,頭上的羽冠只有一束沖天炮,不若藍孔雀的一排扇形冠羽。
近距離觀察停在樹上的雄鳥,只能用雍容華貴來形容,很難想像這麼大型華麗的鳥,在叢林野地裡悠閒的自由飛行跳躍,見到的同夥都目瞪口呆。
保育區內的水產養殖池,好像也有不少研究在進行,沒時間細問,匆匆拍張照就找鳥去了。
從沒見過一身漆黑的蜻蜓,第一眼以為是隻蝴蝶,只是飛法快速俐落,不似蝴蝶的翩翩舞姿,肯定是隻少見的好東西。
很可惜受驚嚇停得太高了,不過回台灣還是有老手鑑定出來是:Rhyothemis plutonis 沒有中文名子,同屬的台灣也有四、五個親族,只是沒黑得這麼徹底。
短腹疏脈蜻Brachydiplax farinoso和台灣的橙斑蜻蜓也是近親,長相飛法都是同一個調調。
褐基蜻蜓Urothemis signata算是分布到台灣的種類,但亞種不同,翅基褐斑比台灣的亞種小許多。
褐基蜻蜓Urothemis signata的雌蟲外觀比雄蟲黯淡不少。
整個研究保育中心規劃得就像個公園,許多就地取材的設計很清新脫俗,這個竹筒綁出的階梯扶手就很環保有趣。
上面的幾個涼亭各以當地不同的樹葉、香蕉葉、茅草、竹子....等材料為頂蓬搭成,風格不一都有躲避熱帶陣雨的功能,每個看來都很簡單,但各有巧思。
回旅館的路上分隔島上的南美紫茉莉,開得繽紛熱鬧,一派熱帶景象,回台灣後在南迴公路往台東的路上,也見到類似的造景,只是規模和維護的功夫還差一大截。
在旅館整行李時,最後再望一望窗外,道地的泰北民房,看來清爽舒適。
趕著赴機場,在路邊一家小吃店,每人要碗頗有當地風味的河粉充午餐。
看看這一伙鳥瘋子,在候機室裡也抓緊時間清算自己看到的鳥種,統計這一趟賞鳥行收穫,並盤算著下一趟與野鳥的約會。
依依不捨的說再見,大家相約一定再來這充滿熱帶風情的的國度,你看連飛機都長滿了一身的椰子樹,真叫人懷念。
相關閱讀:201105_再遊泰國(1)
201105_再遊泰國(2)
201105_再遊泰國(3)
201005_第四次泰國行(1)
201005_第四次泰國行(2)
201005_第四次泰國行(3)
201005_第四次泰國行(4)
201005_第四次泰國行(5)
200903_泰國賞鳥行(1)
200903_泰國賞鳥行(2)
200903_泰國賞鳥行(3)
200903_泰國賞鳥行(4)
200903_泰國賞鳥行(5)
200903_泰國賞鳥行(6)
200903_泰國賞鳥行(7)
200903_泰國賞鳥行(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