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洲16天的賞鳥行程慢慢進入尾聲,只剩兩個整天的賞鳥。說實在的京河(Kinanbatangan)岸邊找到婆羅洲地鵑,心情已經充滿回家的準備了。兩天就走走過程吧。話說回來R D C也確實是個值得一再流連的地方,鳥類之外,自然資源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入探尋的豐富內涵。
總結一下這一趟觀鳥的收穫:全團合計的紀錄鳥種是給鳥導打的成績單,也可以當往後帶團的參考。這跟團員的努力量有關,但每個帶隊的都滿在意這個數字。我們的16天是272種,排除運氣的考量算是不錯的收穫。再者,每個人都會失神或其他原因漏失眼前出現的鳥種。老人家的老花眼合計錯過14種,紀錄了258種。雖然老眼似乎沒有太昏花,這結果可以接受。另外個人最在意是新增加了多少種之前從沒見過的新鳥種。這是天天在累加計算的,結果超乎自己的預計竟有13種。這得對著小楊大大的鼓掌,太感謝他一路把老人的新鳥名單放在心上,有風吹草動即刻搜尋的結果。
5/15(一)離開京河前回房間沖個涼,打包行李。這條高架木棧道由Bilit Adventure Lodge的餐廳接往個別房間的通道。兩邊是相對稀疏的樹林,也有機會碰上鳥群和其他脊椎動物。
黑紅闊嘴鳥(Black-and-Red Broadbill)就在步道邊的斜枝上,近到相機都快爆框了。顯然是來送行的。這鳥在小河巡遊時見到兩三次,非常驚豔。這次更不怕人,跟牠對望了許久,看牠比拿相機得老人還從容自在。
餐廳迴廊上有許多當地的鳥圖片。也有不少生態解說的海報。上圖是介紹當地的豬籠草(Pitcher Plant)的海報。婆羅洲是豬籠草的分布中心,多樣性非常高。小楊曾專注調查過一段時間。每種豬籠草都能隨口叫出學名。
午飯後渡河往回走,沒馬上返Sepilok。而在一處叫Gomantong Cave的舊旅遊區路上找鳥。正值悶熱的午休時間,也有不少驚喜。這麼大塊頭的蛇鵰(Crested Serpent Eagle)在路旁樹樁上,還衝小土溝裡抓隻大蚯蚓。
赤翡翠(Ruddy Kingfisher)在當地是留鳥及冬候鳥,兩者數量都很稀少。運氣來了撞上一隻。濃綠的森林裡打扮成和環境落差這麼大的色調,搞不懂在演化或適應上是哪條生態上的門道。牠在樹林裡吃魚外也吃螃蟹和昆蟲。
大嘴仙鶲(Sunda Blue Flycatcher)也是要仔細對圖鑑才能分辨的種類。數量稀少,有建議列入易危的保育名單。早期叫large-bill Blue Flycatcher而有此中文名,也曾經叫 Long-billed Blue Flycatcher的。野外看不出嘴喙大小,應該是從標本的測量值來的資訊。
路旁的小水灘,這隻蜻蜓長時間定點飛在水面上。沒有資料可以比對。像是弓蜓科(Corduliidae)的成員。這一科台灣也有6種,同樣不容易分辨。上圖有些近似台灣的慧眼弓蜓(Regal Pond Cruiser),喜歡在靜水域定點。
這條路上走著走著,突然有人喊大雞,只見一隻婆羅洲鳳冠火背鷴(Bornean Crested Fireback)悠悠地跨越馬路走進樹林。所有人都看呆了,也都沒拍到照片。是個特有種。又糊裡糊塗的加個新種。這一趟的第13個Lifer。
褐頭樹鶥(Sooty-capped Babbler)很尋常普遍的留鳥。偏愛森林邊緣或次生林。背上灰褐,腹面白色。外表很像在京河水邊見到的白胸雅鶥(White-breasted Babbler)。亞州這些鶥類種類多,大多沒有明顯的特徵。好像看到鵯類一樣,書本一合上,不多久就忘了名字和型態。
高樹上的綠皇鳩(Green Imperial Pigeon)在陽光下背面的綠色閃閃發亮,老遠就吸引你的目光。同時唱著低沉沒調子雄渾鴿鳴。他是大型的食果鳥類,喜整顆吞食榕樹、肉豆蔻等果實,帶著種子四處傳播。因此近岸小島都長滿了這類樹叢。近年禁止獵槍的地區數量顯著增加。
沼澤大尾鶯(Striated Grassbird)是個26公分的大號鶯類。源自菲律賓,在草生地上擴張快速。目前僅出現在婆羅洲北部低地平原。我們的賞鳥行程全都在森林環境。兩次紀錄都在換點的過程中經過公路附近的開闊草生地,小楊聽到聲音才下車找到。
天黑了直接到山打根吃過晚飯才回旅館。這是隔天拍的Sepilok Jungle Resort的前台,在這裡過了四天,很少有機會走到渡假村的大門口來。
晚上8:00pm才進門,馬上到後方的林子裡找栗鴞(Oriental Bay-Owl)。這是來了五次都錯過的種類(牠廣布南亞到菲律賓)。這次聽到不遠的叫聲,一群人摸黑走在樹林裡,可能弄出太多聲響把它牠嚇飛了,功虧一簣。
5/16(二)賞鳥的最後一天,仍到R D C,到大門沒直接進去。先在外圍找些Trip list上沒有的種類。
鷯哥(九官)(Common Hill Myna)在熱帶亞州高大的森林環境,原本是相當常見的種類。因善於學舌,大量幼雛被從巢中抓出,飼養成籠鳥,在市面販售。數量逐漸減少。
白冠犀鳥(White-crowned Hornbill)是85公分的大鳥。頭尾白中段黑很醒目。尤其那疏鬆上翹的白髮冠更是一絕。不同於一般犀鳥主要食用果實而是家族成員一起覓食抓取昆蟲。繁殖方式也有巢邊幫手的合作方式,全家一起養育幼雛。
雨林探索中心附近有大小不等的溪流和水域。白領翡翠 (Collared Kingfisher)也有好幾次紀錄。數量普遍。尤其在近海附近的森林。牠們雖住水邊,食物卻非魚類而是大型的昆蟲、蜥蜴或螃蟹等。台灣近年南部的紅樹林也有幾次紀錄。
黃環林蛇(Mangrove Snake)安靜的盤繞在小樹上。黑黃的體色還是引起大家的注目。牠是林蛇科最大的種類,也是種毒蛇,毒性並不十分劇烈,雖然會導致被咬傷者腫痛,但並無致死案例。
樹幹基部的蔓藤間蘭花叢上橄欖褐鵯(Olive-winged Bulbul)的巢裡有幾個小頭鑽動。站一陣子觀察,親鳥努力的找蟲子回來餵食。可能平常見的遊客多,對站在馬路對面的望遠鏡和相機也不在意。認真的拉拔孩子長大。
進園區的大水池旁,電線上停了一小排的蜂虎。水面則有不少金絲雨燕翻飛。相機試著想拍蜂虎,鳥小又遠,全是回來殺掉的畫面。
再走進白天遇到馬來雕鴞的小步道,沒有鳥影也沒有聲音,正發呆間。不聲不響地跳出這隻黑頭八色鶇(Black-crowned Pitta)嘴裡叼著食物,正趕著回去餵小鳥。雖才幾秒鐘卻是個驚喜的偶遇。本種是只分布沙巴州的特有種。婆羅洲的其他部分低地森林則代之以近似種榴紅八色鶇(Garnet Pitta)的分布區。
等鳥的當下有個小紅點一直在近地面的腳邊飛繞。停定一看是隻漂亮的蜻蜓。學名是Lyriothemis biappendiculata。紅色腹部寬大是廣腹蜻蜓(Forest Chaser)屬的特徵。台灣沒有這一種,沒中文名。
過8:00走到老地方,老節目,司機為大家帶來旅館準備的炒麵和飲水。止止飢,繼續在高架步道找鳥。
馬來犀鳥(Rhinoceros Hornbill)身長110公分,是局部地區普遍種類。其頭盔上好像還鑲個大號的紅辣椒很讓人好奇。扇翅膀也發出不小的聲響。因羽毛和頭盔做為飾品的需求,一直有捕獵的壓力。上圖是隻母鳥,臉上長兩顆大白目。
高樹的斜枝上附生著幾株長相特異的鹿角蕨,附在樹幹上的收集葉有20餘公分大。往上長的營養葉有多重細緻的分叉。鹿角蕨目前在台灣的花市上是非常流行的品項之一。上品價格昂貴。這株如上拍賣市場,猜測價目應十萬起跳。經查出本種是亞洲猴腦鹿角蕨(Platycerium ridleyi),台灣的花卉市集有小苗販售。
黃頸啄木(Buff-necked Woodpecker)是常見的中小型啄木。特徵在脖子上的大黃斑,雄鳥有個紅色的粗頦線。也喜好吃螞蟻,血桐樹洞的大蟻巢或成束葉叢裡的螞蟻窩,是牠們最愛的大餐。
要回家了,大家心情輕鬆的耍寶。腳上穿的功能各異的鞋子。一起走路,一起看到好鳥,一起有幸福快樂的旅程。
路旁垂懸的大型鹿角蕨,下垂的分叉營養葉,估計超過兩米長。也是讓人驚嘆的壯觀畫面。在一旁端詳良久,不忍離去。
5/16午後往高架步道的後方走。環境不相同也有些不相同的種類。藍枕花蜜鳥(Purple-naped Sunbird)是這趟行程的首次記錄,雖然也是常見種類。菜單通常是莓果和昆蟲,也喜好芭蕉或薑科植物的花粉而非花蜜。早期的名稱曾經叫藍枕捕蛛鳥(Purple-naped Spiderhunter)。
黑翅雀鵙(Black-winged Flycatcher-Shrike)是鉤嘴鵙科的小型鳥。雌雄體色互異,上圖黑白分明的是雄鳥。雌鳥以樹幹的棕褐色替代黑色。擅長尋找毛毛蟲。上圖的雄鳥正處理一條大毛毛蟲。
黃腰太陽鳥(Crimson Sunbird)紅焰的身軀很博人眼球。牠和同域活動的特氏太陽鳥(Temminck's Sunbird)初看都相同有火焰般的紅色。而本種額頭有藍色斑,且尾巴為藍色而非紅色,腹部也偏暗色,兩種都有黃色的腰。但都引來急切的快門聲。
黃昏在樹林裡這株高突的枯樹上,像伸展台一樣,好幾種鳥輪流上台表演一番,再轉換角色上場。小小的灰黄啄木(Gray-and-Buff Woodpecker)是其一。14公分的小鳥,那超誇張的龐克頭冠很卡通。灰黑頭冠是母鳥,雄鳥則為深紅色。
抬頭高樹看久了,脖子很吃不消,乾脆躺草地上舒服的享受一番。瑞珍人是躺平了,望遠鏡和相機也躺平了,難道睡著了嗎?
絨額鳾(Velvet-fronted Nuthatch)在婆羅州從海邊到山巔都有牠們的蹤跡。一路上不少次聽同伴說見到了絨額鳾,我這老花眼總是錯過。心中鬱悶了好久,最後一天還是給個面子了。還一次來了4~5隻。上圖應該是未完全成熟的個體,嘴和腳都不夠紅。
收工回旅館的路上,巨松鼠(Cream-coloured Giant Squirrel)咬著一坨像乾葉子的東西快速的往上爬。這種大型的齧齒類,一路遇到不少次,都在枝葉間穿梭。這裡的巨松鼠比生活於大陸塊的黑巨松鼠(Black Giant Squirrel)體色淺淡許多。
5/17(三)剩下早餐前的時間就在渡假村裡做最後的努力,至少加幾個Trip list。渡假村後方也是個鳥地方。左圖是兩個晚上出去找不到栗鴞的樹林步道,白天都不是很好走。右圖的木棧道和水塘周圍有機會也可找到好鳥。我們就聽到近處的綠胸八色鶇(Hooded Pitta)和黑喉穗鶥(Black-throated Babbler),回撥了半天沒有得逞。
褐擬啄木(Brown Barbet)的外觀和牠的同門親族們差得有些離譜。一點都沒有一般擬啄木的翠綠色羽衣。而只是深或淺的褐色背及灰白的腹部。大嘴巴粗脖子和體型倒像擬啄木的模樣。常家族成員一起攀爬樹幹找尋昆蟲。上圖是隻母鳥,嘴色不黑,眼睛也不白。
渡假村內也有些自然生態公園樣貌的造景布局,除賞鳥外,一般的休閒度假也可以消磨不少時光。
藍喉蜂虎(Blue-throated Bee-eater)在R D C大門後的水塘經常有一小群在附近活動。蜂虎大多羽色鮮麗。在空中轉向靈活,擅長追捕蜂、虻、蜻蜓等飛蟲。多在鬆軟砂土上挖洞群聚築巢。
住這裡每天早餐都由司機帶盒醬油炒麵到野外吃。最後這一餐進了餐廳,可選擇的菜色多些,飯後還有水果。大家都很悠閒的享受這最後一頓飯。
餐廳角落有個大型的紅毛猩猩布偶,要離開了和牠拍張親密的合照吧。
10:00前離開渡假村,路上找家大型的麵包店,每個人選擇轉機時用的午餐。麵包店裡也賣粽子,門外也有現煮的玉米。午餐算豐盛了,還進城買了水果。小楊的安排真是細心周到。
山打根的Air Asia小飛機滿載。13:00起飛,50分鐘後降落到亞庇機場。離家更近了。
進國際線前拍張值得回味的合照,相約十月的關渡博覽會見。大家的表情有些依依,有些滿足也有些疲憊,只有辛蒂精神最好笑得最燦爛。
下午16:55的馬航班機,機艙空蕩蕩的,算算乘客約30人,其中有一半是台灣去的賞鳥和拍鳥人。生意如此慘淡,難怪去程原訂的班機被取消掉。到桃園落地還不算太晚,但已沒有夜班車可以回埔里了。機場附近住一宿,可以睡到自然醒,夢裡還縈繞著婆羅洲的種種精彩畫面。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再去掃一趟剩餘的超困難鳥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