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趟16天的北婆羅洲賞鳥行程,起自沙巴州保佛(Beaufort)附近的Klias Peat Swamp,接著往西進入砂勞越州境內的Lawas(穿越州界需要出示護照一一查驗)。換吉普車一路往南抵達離印尼屬的加里曼丹邊界不遠的巴卡拉蘭(Bakelalan),是首個重要的熱區,鳥況如上篇所述。
離開Bakelalan後,向南偏西進入另一熱區Paya Maga,在這裡逗留兩個晚上。繼續南下回到Lawas換回巴士,再向東回到沙巴州的Tambunan。到位在Trus Madi的鳥棚看幾個野外機會渺茫的夢寐鳥種。第二篇回憶些這一段的過程。
5/5(五)下午13:30揮別Bakelalan。雖是午休的睏頓時間,有鳥還是要停車看看。藍耳擬啄木(Blue-eared Barbet)就在遠處高枝上。牠是種小型的擬啄木,舊名子叫牠Little Barbet。是婆羅洲最常見的低海拔森林擬啄木。叫牠藍耳其實公鳥的耳朵是黑色的,說的是母鳥的耳朵顏色。
栗胸王鵙(Maroon-breasted Philentoma)在路旁的森林邊見到牠大家特別高興,從英文名就覺得不尋常。分類上也有不小的變動,婆羅洲鳥書上放在王鶲科裡,而Clements系統放在擴大了的鉤嘴鵙科。牠能出現在各不同海拔高度的森林,但數量不普遍。以捕食昆蟲維生。
在一處路邊高地上見到遠處有犀鳥飛過,下車追已飛遠。近處有小群紅頸綠鳩(Pink-necked Green-Pigeon)拍過雄鳥拍母鳥,卻來隻黑頭鵯(Black-headed Bulbul)搶鏡頭,張開的尾羽比綠鳩母鳥還要顯眼。
今晚要入住的一家叫犀鳥旅館的。小楊和三位當地司機都沒去過。問了叉路就下走。仗著吉普車能翻山越嶺,很自信地衝到沒路了才心中起疑。旅館不該出現在這種路的盡頭。已走了約1小時的車程,只好費大功夫調轉車頭。還好見到隻馬來犀鳥(Rhinoceros Hornbill)補償點失落感。
天將黑,前途渺茫。三位司機在前方七嘴八舌,狀似說笑相互調侃,一派輕鬆的模樣,讓心急的鳥人稍覺放鬆。當晚摸到8:00才吃上晚餐,房間衛浴還不太順暢。這是對Paya Maga的第一印象。
5/6(六)一早出門找鳥,褐翅鴉鵑(Greater Coucal)就堵在小路旁。牠雖是杜鵑科成員,而自己築巢繁殖。像個籃球的圓球形巢築在濃密的灌叢裡。本種體長超過50公分,常隱藏在密叢中。雨後較易見在枝頂張翅晾乾淋濕的羽毛。
純色直嘴太陽鳥(Plain Sunbird)這種小型太陽鳥體色相對樸素,雄鳥也沒有亮麗的色彩,體背橄欖綠,腹面灰白,僅前額有小塊藍斑。另一有別於其他太陽鳥的習性是牠的菜單上昆蟲比花蜜的份量還多。在樹葉上搜尋小蟲的行為更像鶯類的覓食方式。本種廣布婆羅洲的低地森林,延伸到海岸林,都有牠的蹤跡。
山擬啄木(Mountain Barbet)山區常見的擬啄木。體色與低海拔的紅喉擬啄木母鳥相近,唯嘴基無紅斑。也是婆羅洲3種特有的擬啄木之一。
今天賞鳥的地區是屬於一家天然氣公司的範圍,來此之前需向他們報備。常有大型車輛進出,道路夠寬且有專人維護得平整好走。找鳥相對輕鬆容易(右圖)。左圖是路邊撿的一隻兜蟲,在樹樁上擺拍,長相實在威武奇特。今天主要的目標是黑鸝(Black Oriole),一種侷限分布砂勞越少數山區的近危鳥種。很幸運見到3隻次,但都在無敵遠的高樹上,沒能拍到清晰的照片。另一幸運的鳥種是深躲在山溝底處的婆羅洲藍尾八色鶇(Bornean Banded Pitta),小楊憑他耐性十足的本事叫出來讓大家看清楚,也拍不到整隻的畫面。
接近中午有隻小鬚鳳頭雨燕(Whiskered Treeswift)停在高高的林緣乾枝上。鳳頭雨燕和雨燕覓食習性類似,都在空中盤旋捕食小型飛蟲。但牠們有正常健壯的腳可以停棲在樹上。本科僅4種,生活在熱帶亞洲及新幾內亞,婆羅洲有2種。本種臉上兩條白鬚是明顯的特徵。
中午返回住處才看清旅館的全貌。這裡原本是供油氣公司員工住宿的地方,現今仍有員工長住於此。最近才把多餘的房間提供外客使用,管理還不是很上軌道。
午後走到2017年上Paya Maga山屋的老路。意外地找到神秘隱士般的馬來鷹鵑(Malaysian Hawk-Cuckoo)也是一大亮點。在一旁司機找到另一隻乖乖鮮紅腰咬鵑(Scarlet-rumped Trogon)讓大家拍個過癮,雖霧裡光線昏暗,還是看得很高興,咬鵑是怎麼看都看不膩的漂亮大鳥。
這是上Paya Maga山屋的步道路口,2017年來時在雨中跋涉5~6個小時,天黑了都走不到點的5公里路,讓人永生難忘。現在回到這條路口,雙腿還有發軟的感覺。在此等到天黑叫不出蟆口鴟,過19:00才悻悻回旅店吃飯。
今晚住宿的這家Managang Cafe Hotel頗具規模,住房清新乾淨,四周也是賞鳥的地方。最期待的是據說旅館可購買網卡和台灣聯絡。偏偏今天網路故障,還是老老實實早點睡吧!
5/7(日)今早打算在這條印象深刻的賞鳥步道走一公里,回憶當年辛苦的過程。這段路環境天然,也是很好的賞鳥熱點。或許太不好走,注意力都放在腳下的步伐而錯失鳥蹤也不可知。由上圖可知路況一斑。
再走這一公里路,不為懷舊,也不為折磨老人。小楊清楚知道一公里處有種稀有不易找到的白耳穗鶥(White-necked Babbler)。到點之後撥放了聲音,真見到他在周圍的灌叢裡跳竄。如上兩張圖辛苦的跋涉模樣,算算還真是值得。雖然一樣也沒拍到能看的影樣。這種鳥也在我們給小楊的新鳥名單中,他一直記在心裡,這趟多虧他的用心安排,讓老人去了五次還有十幾個新鳥的收穫。真想舉高雙手大喊[萬歲]!看過砂勞越州的最後一隻新鳥,啟程南下。正午再到Lawas的[好味海鮮坊]吃午餐、喝椰子水。換回巴士,越過州界。4個小時後來到Tambunan小鎮。Check in並預定晚上的餐廳。天色尚早,先往明天預定地點Trus Madi看看。可惜鳥棚上鎖。在路旁等天黑仍想找蟆口鴟,可惜未能如願。
這是Tambunan落腳的小旅館[Padi View Resthouse]。摸黑入住摸黑出門。只從窗口留個旅館的名字。
5/8(一)昨天一整天一隻能貼出來的鳥圖都找不到。完全空白了一天。今天進Trus Madi的鳥棚,可以好好的捕些難得的好鳥。右圖是鳥棚外的大馬路正在施工。人聲、車聲、機器聲轟隆的響,卻不影響棚後的鳥況。左前方是進入棚的斜路口。左下:鳥棚入口廊道,上有遮雨塑料布,地面鋪著防濕滑的地墊。設想滿周到的。左上:棚內的觀鳥口,有一長排座位,對著後方不同的角度,均可看到好鳥的出沒。
最早出現的是這種最常見的蓬南鵯(Penan Bulbul)(鳥名直接音譯)。他原本是分布到中南半島的白喉褐冠鵯(Ochraceous Bulbul)的亞種,近年獨立成婆羅洲的特有種。澎澎的白喉及長的羽冠還是相同的模樣,因分布區不重疊分成特有種。
天色還沒大亮冕鷓鴣(Crested Partridge)已在黑網的洞口外匆忙地來回找撒落的飼料。牠們住在濃密的原始闊葉林底層。數量不少就是生性隱匿,在野外非常難目睹,鳥導也不曾要找牠。馬來半島、蘇門答臘也有分布。名稱來自雄鳥後腦那毛刷狀的紅色羽冠。這是進鳥棚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婆羅洲藍尾八色鶇(Bornean Banded Pitta)昨天在森林的深溝底處,見牠藏頭露尾的神祕身影。今天人躲棚裡,牠目中無人的青苔上自在找蟲子吃。這樣子大眼瞪小眼的看八色鶇,反倒覺得哪裡不對勁。牠是稀有的婆羅洲特有種。
只要有吃的栗頭噪鶥(Chestunt-hooded Laughingthrush)也不會錯過,成小群在有餌料的地方輕快地跳躍撿食。牠是中部山區常見的特有種。在神山地區幾乎天天有幾次紀錄。配色不算特別艷麗,卻能顯出幾分帥氣。
白冠鵲鴝(White-crowned Shama)長相和台灣入侵種白腰鵲鴝近似,只是多個白冠。牠主分布在沙巴和加里曼丹的東北部。和白腰鵲鴝在婆羅洲的分布區完全錯開。很有趣的隔離現象。牠也是婆羅洲的特有種。幾次出現多見牠在水盆裡洗澡,而沒在認真找東西吃。
鱗背鷴(Bulwer's pheasant)這種70幾公分的大雞是Trus Madi鳥棚的最大招牌。在野外絕少機會能碰到。是婆羅洲最華麗的稀有特有種。求偶期雄鳥群聚在相互聽得到而見不到密林裡大聲賣弄歌喉。見到雌鳥時頭上的藍色肉垂會數倍長的前後拉開來展示。這次沒遇見雌鳥現身,沒有福氣看牠誇張的表演。
只要有吃的各種不同的鶥類也相繼來湊熱鬧。灰頭穗鶥(Gray-hooded Babbler)來得最頻繁。紅褐色的背部,灰黑的頭配個大型的藍眼圈,容易識別。也只有在棚裡才讓人仔細的看個明白。牠原來是紅翅穗鶥(Chestnut-winged Babbler)的亞種,也因分布區的隔離拆分成特有種。原來的紅翅穗鶥分布在中南半島及蘇門答臘。
白喉扇尾鶲(White-throated Fantail)是婆羅洲的三種扇尾鶲中最常見的一種。牠常在樹叢中快速的跳動找尋昆蟲。同時神經質的張大扇形尾羽左右搖動。這是扇尾鶲名稱的由來。這個動作猜測可能驚嚇起保護色良好的蟲子 。
黑頭穗鶥(Gray-throated Babbler)是婆羅洲山區最常見的小型鶥類。一般成小群活動,也常加入其他鳥種的覓食混群中。叫牠黑頭穗鶥其實頭並不很黑,第一眼的識別常是下顎的明顯白斑。
泰氏幽鶥(Temminck's Babbler)又是個森林底層沒明顯特徵的小型鳥。通常混群在地面或低枝上覓食。這類幽鶥行蹤較為隱密,然對回播叫聲有著較敏感的回應。
達雅藍仙鶲(Dayak Blue Flycatcher)是從山藍仙鶲分出的特有小型仙鶲。雄鳥有著明亮的藍色背面和棕紅色的喉胸。母鳥則以灰褐色替換雄鳥的藍色部分。幾個相近種類外表酷似,得仔細比對圖鑑分別。
鵲鴝(Oriental Magpie-Robin)是很常見的鳥種。在婆羅洲有三個亞種,分別生活於沙巴、砂勞越及加里曼丹。分布區基本不相交疊。上圖是Adamsi亞種,腹部全黑沒有一點白色。
棕胸姬鶲(Rufous-chested Flycatcher)在婆羅洲是種廣布中低海拔森林的底棲稀有鳥種。外觀和北方來度冬斑眉姬鶲(Mugimaki Flycatcher)非常相似,唯身材略小,僅11公分。姬鶲類雌雄異型,雄鳥體色差異較大,母鳥則大體雷同。
翠翼鳩(Asian Emeral Dove)是數量普遍的底棲小型鳩鴿科鳥類。雙翅有著特殊的祖母綠色調,配上深紅色的嘴喙,很出色耐看。性情機警隱密,不常現身空曠處。在鳥棚內也遠遠的躲到後方樹林下。以地面掉落的種子為主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