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雖是個低度開發的國家,但水力發電的清潔能源是國內經濟的最大來源。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電力出售給印度。水力發電潛力豐富。短短的國境內從北邊的七千公尺雪山急速降低到南部的百餘公尺,可開發的水電資源,還有現有的十倍以上。旅遊業也是另一個種要經濟來源。不丹過往與世隔絕,1974年才開放外國人入境,國內現有超過150家旅行代理商。儘管不丹對旅客並無限額,但觀光客只能參加受政府嚴密監督的觀光行程,且每人每天要交200美元的稅項,以保護不丹的自然環境及古老文化。不丹很努力維持著傳統古國的模樣,諷刺的是至今仍無被聯合國認定的世界遺產。
行程近尾聲還有兩天賞鳥時間,好像每個人都累了,尤其年近80的老人,只想早早回家。4/8日由Trongsa到Punakha,4/9日由Punakh回到機場所在地Paro。兩天仍要翻過兩次三千公尺以上的高處。希望漏掉的鳥種能補幾個回來。
4/8(六 )今天特別早,4:00就離開Trongsa的Tendrel Resort天黑黑的直接往海拔3340公尺的高山前進(ebird出現的賞鳥點叫Wangdue Phodrang)。到山上天氣很好,可氣溫很低。上圖是高山的環境,綠色的是長青杜鵑叢,落葉樹還沒長出新芽來。隱隱約約可見遠山上的積雪。下圖又是最享受的餐食,飯後喝杯熱茶,快樂得不知身處何處。
黃腰響蜜鴷(Yellow-rumped Honeyguide)平地沒拍到,到不該牠出現的高山卻停在又高又遠的樹枝上。還在猜不出那小黑點是誰,被教官的神眼一下認出。下一秒從身旁飛過。留下一張適合當考題的鳥圖。
星鴉(Eurasian Nutcracker)都生活在高山上。擅長從針葉樹的毬果裡挖出種子,嘴巴很厲害能撬開木質化堅硬的果鱗取食藏在裏頭的種子。
上高山,知道那裏是個人新鳥種棕朱雀(Dark-rumped Rosefinch)的家,特意請鳥導留意找尋。老遠見隻小紅鳥,他高興的指給我看,待望遠鏡看清楚,變身成紅交嘴雀(Red Crossbill)。也是種少見的好鳥。
白翅擬臘嘴雀(White-winged Grosbeak)長個圓錐狀的短嘴,也是以種子為主食的種類。 多棲息於山區的針葉林生境。和昨天見到的點翅擬臘嘴雀雄鳥很相似,本種上半身的黑色延伸到腹部中央而點翅黑色僅到喉部,以下全黃。
栗喉鵙鶥(Black-eared Shrike-babbler)是種樹棲的小型鵙鶥(也是從畫眉科被搬到美洲的鶯雀科的東南亞鳥種之一)。以昆蟲尤其綠色蝗蟲為主食。上圖是隻雄鳥,雌鳥喉部栗色斑小而不明顯。兩條翼帶是皮黃色不若雄鳥的白色。
侏藍姬鶲(Pygmy Flycatcher)短嘴短尾的小型(身長不到10公分)樹棲鶲類。活動及行為模式類似鶯類。常單獨或成對混於覓食群中而被忽略。以小型飛蟲尤其雙翅目的蠅類為主食。遇到牠沒有預期的為個人加個新種,超興奮的。
下午沒有賞鳥行程,而是安排參觀頗負盛名的普納卡宗。宗是不丹的地區政教中心。內有首長的辦公區(不開放參觀)。及僧人誦經、禮拜的修行區。右上:進門前遠眺普納卡宗的雄偉外觀。右下:宗內廣場之一角。左圖:進大門內有兩個巨大的金色經輪。大家經過都會過去轉一圈經輪。意義如同頌一部經來祈福。
右上:在僧人誦經的主殿前,大家來張合照,到此一遊。右下:另一側邊的廣場,中央巨大的榕樹看來很有年代久遠的歷史感。左圖:宗內一幅有趣大型壁畫。上面的圖案全是古老中國的元素。最外邊圈是一條龍。第二圈圍著十二生肖圖。第三圈呈八角形畫著文王的八卦。最內圓圈分成九宮格,以不丹文寫上1~9的數字。正是中國最古老的數字陣列--洛書,無論正的或斜的三個數相加都是15。不知道不丹和中國的文化連接起自哪個年代?
參觀後大家都以[宗]為背景拍照留念。右圖是我們的助理鳥導(身上穿的不丹傳統-幗(Gho),連身及膝短袍),再宗內詳細的為我們介紹不丹的傳統習俗,密宗傳入的過程及其信仰內涵和影響。走一趟收穫頗豐。尤其在殿內眾多僧人一起頌經,氣場超強的,感覺特別舒服。
上圖:參觀過後回程的路上隨景。下圖:我們搭了十幾天的巴士前擋風玻璃的標語(Bhutan Happiness is a Place),這句話在不少地方都見得到(左)。車門的玻璃上也有個另類圖案的不丹貼紙。
黃昏再一次回到Punakha的Spirit of Village今天回來得早,大門敞開著。自己再溜搭到門外河邊,看看有沒有漏網的鳥。
4/9(日)一早從Punakha的住處Spirit of Village出來,有一小群家烏鴉(House Crow)就擋在路上。被車趕到路邊,嘴巴還咬隻壁虎。沒馬上吞下。是要帶回去育雛嗎?本種除了剛到的一兩天有紀錄外,今天才拍到照片。顯然在山區並不多見。
上圖是在Punakha一帶賞鳥的環境,以小村落、農耕地為主。車子去加油,人們沿公路走了一長段,記錄了不少鳥種。
細嘴黃鸝(Slender-billed Oriole)森林性的中型鳥,體色為明亮的黃色。本種與台灣的黑枕黃鸝外型近似。但黑枕較窄,嘴喙較細。以榕果等果實為食,有時亦捕食昆蟲。
黑翅山椒(Black-winged Cuckooshrike)也有人稱暗灰鵑鵙。幾種灰黑色的鵑鵙外型相似。尾羽白斑的大小和位置是重要的區別點。繁殖於華中、華南至中南半島北部,度冬區在南亞及中南半島。在台灣為不常見的冬候鳥及過境鳥。
大杜鵑(Common Cuckoo)30餘公分的大型杜鵑。不少種的杜鵑外型酷似,辨識難度很高。但鳴唱聲可天差地別,一發出叫聲便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常用的咕咕鐘聲音就是大杜鵑的叫聲。本種繁殖區廣布歐亞大陸,度冬區主要在非洲撒哈拉以南。以寄生方式繁殖後代。
紅嘴黑鵯(Black Bulbul)非常常見又聒噪的鳥。長相和台灣的亞種差別很大,幾乎可以叫牠灰鵯了。不丹的黑鵯是psaroides亞種,除了頭頂黑,其他部位多呈灰黑色。本種分布廣泛,分化出7個亞種。繁殖於華中的亞種整個頭部雪白色。和台灣的白頭鶇勘可比擬。
紅隼(Eurasian Kestrel)是隼科的小型猛禽,32~39公分大。廣布舊大陸地區。多棲息於開闊的灌叢或草生地。擅長捕食鼠類、蜥蜴及大型昆蟲甚至小型鳥類。停棲的這幾棵大松樹下方是大片的農田,是理想的獵場。在台灣也是常見的冬候鳥。近幾年黑翅鳶迅速擴散後,棲地、食物和牠完全重疊,因此數量明顯減少。
長尾山椒(Long-tailed Minivet)這一類雄紅、雌黃的山椒,不丹的名錄裡列了4種。除了台灣有的灰喉山椒之外,其餘3種都有多次紀錄。幾乎所有的山椒都是各該地區的留鳥,而長尾山椒的繁殖區在喜馬拉雅南麓及中南半島北部外,還延伸到華北甚至到東北。北方族群冬季再南遷到印度次大陸。這種遷留方式也是山椒裡的異類。
往高處走到Menchuna,進左下這一很氣派的Menchuna Restaurant用早餐,右圖:場面看起來很正式,內容也是隨車的伙伕們提供的。這餐廳看起來像間密宗的廟宇,牆上掛了許多佛像及唐卡。有個小角落也賣各式的紀念品。左上:鳥足飯飽,再來張合照。
紅嘴鴉雀(Great Parrotbill)是所有鴉雀中個子最大的一種(接近30公分)。嘴巴雖短卻比其他的鴉雀都來得長。棲息地主要在高海拔山區。3/29日第一次經過這個埡口的時候鳥導就撥放牠的叫聲,沒出現。今天經過再鑽入杜鵑叢中,總算把牠引出來供大家拍個夠。
近午時分來到3/29就曾停留賞鳥的高點-多丘鞍部,依然有許多遊客聚集。今天天氣好時間又比較充裕。除了到餐廳後方的杜鵑叢賞鳥並讓大家都拍到紅嘴鴨雀外。還到對邊的公園繞了一大圈。遊客不少且時值正午時分,沒見鳥群活動。倒是景觀環境維護得很不錯。
在公園裡逛,沒鳥就隨手拍拍花吧!右圖是不同種的杜鵑花(Rhododendron)顏色各異都美艷異常。左上也是正盛開的高山灌叢-馬醉木(Pieris)。左下是花盆角落裡奮力怒放的報春花(Primula)。
下午經過Thimphu,在河流邊仍努力地找鳥。鳥導聲稱這一帶曾有孤沙錐(Solitary Snipe),名列在wish list中。其實心中有數,這種鳥談何容易,碰碰運氣吧。
還有時間再到充滿大小礫石的溪床尋找。再見到環嘴鷸(Ibisbill),最後還跨過小獨木橋到河中沙洲上。大家沒報啥希望,以殺時間的心情各自分散隨興地走。鳥導回頭說他看到了孤沙錐在無敵遠的河邊,停一下又飛走了。他今天很認真要為我找第10個新種。不知道這算不算。
4/9日最後一個晚上住進帕羅的Hotel Olathang。教官和鳥導在櫃檯前分配房間及鑰匙。左圖是現任國王及王后的大幅畫像,在全國許多地方都可見到同樣的大幅畫像。右上是房間裡掛的油畫,很寫實的表現出不丹的高山景色、村鎮建築及田野風光。這個晚餐特別的豐盛,餐後還窩心的送上蛋糕為瑞珍慶祝生日,沒好意思問今年貴庚,賞鳥還這麼拼命。
右上:Hotel Olathang的餐廳大門,離開前才有機會拍到照片。清晨沒有安排賞鳥活動,想看的鳥友自己出來賞鳥。最最認真的瑞珍走在旅館後的果園邊不幸被狗咬了一口。為此提前出門到醫院施打狂犬病疫苗。左上、右下是醫院大門,看診者排出門外好長的隊伍。不丹全國醫療免費,外國人還有看病優先,很快打了兩針疫苗,繼續趕飛機。左下是醫院廣場上別緻的亭子,前面幾株連翹開著串串黃花。
進機場道別的時間到了,大家依依不捨的和不丹的朋友拍最後的合照。前左二是我們的鳥導。後右一是助理鳥導。後右三是駕駛技術一流的司機。他們進機場依規定都需換上國服-幗。這班往曼谷的飛機中途在印度的Bagdogra暫停中轉,放下部分旅客並接一批到曼谷的客人。時間拖延不少。當然曼谷又得多留一個晚上才有班機返台。
上圖是這趟不丹賞鳥行所經過的路線。藍點是ebird每筆紀錄的座標點位。串起來就是我們的行經路徑。手繪的紅線是路徑的先後及方向。由最左邊的帕羅(Paro)開始,繞一圈再回到帕羅離開。上面的4個紅點是ebird出現的賞鳥熱點。路徑經過的住宿點分別為Thimphu--Punakha(2宿)--Trongsa--Bumthang--Yonkola(2)--Bumthang--Tingtibi(2宿)--Trongsa--Punakha--Paro。這趟幸福國度的賞鳥我們紀錄了226種,不包括老花眼漏掉的許多種類。預期中的新鳥種,實際上打了對折。難得的機會與難得的夥伴走了這一趟,能不幸福嗎?
真的要回家了兩老和瑞珍搭曼谷早上的班機返台。其他夥伴要和Amorn在附近再看一天鳥。離開前在曼谷的Cottage Guest Hotel大廳與老友-泰國鳥導Amorn及王椅夫婦一起合照留念。回台灣好好休息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