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內陸小國,面積三萬八千餘平方公里(比台灣略大)。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多為終年積雪的高山,中部多南北向河谷氣候較溫和,南部丘陵平原森林密布,屬濕潤的亞熱帶氣候。全國森林覆蓋率為72%,為南亞第一。國內最高峰為位於中國和不丹邊境地區的干卡本森峰,海拔7570公尺。人口約80萬。人均所得約3500美元,全球排名約130名。境內多山交通不便,橫貫中部的公路是主要幹道,隨地勢起伏於山谷與陵線之間 ,道路條件不太理想。
接下來三天4/5~7,由東西向主要公路的Bumthang(這個地名當地人的發音和台語的[餿水桶]幾乎相同,聽一次就忘不了)向南到低海拔的Tingtibi。那裏有個皇家瑪納斯國家公園,探訪和山區所見不一樣的鳥種。待兩個晚上再原路北上。住到Trongsa。
4/5(三)天未亮離開Kailas Guesthouse,沒離開街區旅館打來電話-有人把眼鏡忘在桌上,臉上一摸空空的原來老人眼鏡沒戴就出門了。早上一直在3300公尺左右的山區找鳥,寒風颼颼。上圖是路上一家民房。車窗點點白斑,忘了是雨還是雪。
鳥導很熟悉的在一岩壁下停車。岩壁凹縫堆疊許多壺型的泥巢。煙腹毛腳燕(Asian House-Martin)成群進進出出的飛舞。當時記錄了黑喉毛腳燕(Nepal House-Martin)回來對對圖片才發現是和台灣一樣的毛腳燕。查對世界名錄和圖鑑,兩者在不丹、尼泊爾一帶重疊分布。煙腹有留鳥也有冬候鳥,而黑喉是不遷移的留鳥。好奇的是ebird的審查人員並沒提出糾正,既使已附上照片。
在那附近的山壁凹洞裡,有人做了不同式樣的迷你型佛塔,堆放在稍平坦的角落。也是密宗的信仰為了祈福吧!同樣的場景在山區遇到不少次,也可算是不丹的特色之一。
紋喉鳳鶥(Stripe-throated Yuhina)在山區記錄到不少次,名稱來自喉部的條紋。本屬(Yuhina)都是小型鳥,均有個上翹的羽冠。共11種。大多分布在喜馬拉雅及延伸的山區。相鄰島嶼有兩種:一在台灣(Taiwan Yuhina),一在婆羅洲(Chestnut-crested Yuhina)。分布區內都是常見鳥種。
棕臀鳳鶥(Rufous-vented Yuhina)此行也有多次紀錄。常成群,活潑好動。Yuhina在傳統分類是畫眉科裡的一個屬。叫牠鳳鶥說的是頭上有鳳冠的鶥類。而近年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被劃歸入綉眼科。這種分類上的大變動常使賞鳥人像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約9:00左右來到一平坦台地,角落裡有個新建的涼亭。在亭裡享用早餐,餐桌還散發著新木料的香氣,吃起來特別有味道(左圖)。右下:辛苦盡責的伙伕們正在清理善後。右上:廣場上一位身著紅色長衫的82歲長者半唸半唱為遠來的朋友祈福。老人站她前面隨意模仿踩踏舞步,她更熱情的載歌載舞,因她的出現讓大家一整天的心情都很愉悅。
平台後方的森林裡紅額松雀(Crimson-browed Finch)藏在樹林裡覓食。這隻頭紅的是雄鳥,母鳥臉部則為黃色。這群朱雀家族的鳥類多棲息於喜馬拉雅及周邊的高寒地區。母鳥通常一身灰褐條紋根本無從分辨,本種算是例外。中名叫牠松雀而非朱雀。
左下:仍在高山沿路賞鳥,這一段記得見到了火尾綠鶥(Fire-tailed Myzornis),可能見到好鳥太緊張了,拍的照片全是糊的。右圖路邊泥沙地上印著 大雞腳印,由大小猜想應該是棕尾虹雉(Himalayan Monal)留下來的足跡。左上:繼續往低海拔走,路旁有很不一樣的建築群,山區少見如此規模,猜不透是啥設施。
這是每路過必停的鳥點,上方岩石峭壁上有不少野蜜蜂的巢片,附近住了幾隻靠這蜂群過活的黃腰響蜜鴷(Yellow-rumped Honeyguide)是種稀有的目標鳥,鳥小又停得無敵遠,拍一堆照片都只有鼻屎大小,完全是不能看的A片。小溪、瀑布旁也有兩種燕尾(Forktail)住在那,大砲都對著水邊等候。
左圖:響蜜鴷棲息的地方是條小溪也有小瀑布,迎面來的微風帶著清涼的水氣,抵銷掉不少近午豔陽的暑熱。右圖:溪旁十數公尺外山壁滲著小小的水流,時間長了順著水長滿各種青苔,這一片嫩綠看來比一片繁花還沁心舒爽,忍不住走上去端詳良久,氣場很順。
下到海拔較低的Gomphu,就有斑背燕尾(Spotted Forktail)在潮濕積水的公路上奔跑覓食。一方面沒掩蔽不易靠近,一方面路過車輛的干擾。只能遠遠的留個紀錄。
白眉藍姬鶲(Ultramarine Flycatcher)是個人追了好多年的新種,好幾次擦身而過。這一趟運氣好碰個正著。3/29在Punakha的高樹上瞥見一次,沒留影像。這次拍到全都露的照片,踏踏實實的加個新種。
這天下到約500公尺海拔的Tingtibi,住進條件較基本的Twang Hotel,沒習慣洗冷水的需提一桶熱水進浴室盥洗。馬桶全是蹲式,旅館緊急為蹲不下去的夥伴變製出代用木椅,效率佳令人印象深刻。 對街小空地上長滿了中南美洲來的毒草銀膠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也讓人大感意外,此毒草台灣平地已多處氾濫成災。
4/6(四)上圖是Tingtibi主要環境,外表看起來都是樹林。可植物種類不一樣,出現的鳥種也不一樣。今天都活動在500~600公尺的海拔高度,天氣熱 衣服不必穿太多。老人今天只穿了涼鞋賞鳥,走起來舒服自在多了。
黃胸柳鶯(Yellow-vented Warbler)難得的有種柳鶯特徵明顯,對了圖鑑即可辨別。和一般柳鶯一樣,嬌小活潑,本種全身鮮明的黃色調,僅腹部灰白。前胸黃,中名叫牠黃胸柳鶯。尾下黃,英名則稱Yellow-vented。都說對了重點。
黑眉鴉雀(Pale-billed Parrotbill)。鴉雀這一類在台灣叫牠[鸚嘴] ,緣於嘴喙短小類似鸚鵡。中名取個不明顯的特徵叫牠[黑眉]。英名叫牠[淡嘴]其實也不清楚。早年英名稱牠Lesser Rufous-headed Parrotbill,倒點出了第一眼的印象。這群鳥通常成群活動,活潑好動且叫聲吵雜。
紋背捕蛛鳥(Streaked Spiderhunter)和太陽鳥同科都是以花蜜及小型昆蟲為主食的小型鳥。捕蛛鳥都有個長長的彎嘴。可能方便牠捕食喜好的食物-蜘蛛有關。
Tingtibi這一帶生境植被各類竹子佔了很大的比例,許多小鳥都在竹叢上看到。藍喉仙鶲(Blue-throated Flycatcher)這漂亮的小鳥也在竹林裡活動覓食。鶲類一般腳短,跳躍不靈活,多以飛啄方式捕食。
棕頸噪鶥(Rufous-necked Laughingthrush)前兩天在住宿點的亂叢裡躲躲藏藏的噪鶥,今天大方許多,從蕨類下方出來探頭探腦的給相機逮個正著。好不容易近距離拍到,再貼一次也無妨。
這隻紅頭鴉雀(White-breasted Parrotbill)也在竹子上見到。牠跟上一種叫黑眉的一樣都有紅頭白胸,個子稍大舊名稱Greater Rufous-headed Parrotbill,英名叫[白胸]反而易混淆。鴉雀這一屬分類上幾經變動。曾經歸在畫眉科裡,也曾經成獨立的鴉雀科,現在又被併入鶯科裡,鳥人做紀錄又是一團混亂。
黃腹鶲鶯(Yellow-bellied Warbler)這鶲鶯又是在竹叢裡,牠腹部一致的黃色,頭灰黑有道明顯的白眉,也算容易認出的種類。
近午時分來到一家賣餅乾、飲料等的雜貨店。在公路下方,店後一大片茂密的森林,鳥導帶大家往後走,沒找到特別的鳥,只聽到電話鈴聲般的棕面鶯不停地唱著,讓人聯想到拜登打電話給習近平,就是不接的情景。左圖是店家種的石斛蘭和樹林裡的捲瓣蘭,花都開得很有朝氣。右下是店家屋頂的石堆上插著祈福的旗幟。不少民家均可見此設置,是不丹人的習俗,布旗用舊了會更新重作。右上是入口處大幅宣導防範新冠病毒的布幕,說明簡潔有力,頗有創意。
樹林裡的藍頭磯鶇(Blue-capped Rock-Thrush)呆傻的靜立不動,全身該有的特色顯露無遺。那一帶兩種相似的藍頭、紅腹的磯鶇常交互出現。本種翼上多一塊白斑是主要的差別。
今天最讓拿相機的夥伴心滿意足的非這一對棕頸犀鳥(Rufous-necked Hornbill)莫屬。每人都競相秀出自己的傑作。 這種身長近100公分的大鳥常成對活動。在保育上被列入CITES II的易危名單中。雖分布廣但數量快速減少。主要由於人為開發造成的棲地喪失。在尼泊爾及泰國西北已絕跡。不丹的局部地區最穩定易見,包括Tingtibi 在內。
一路來多在追鳥拍鳥,少有人物及風景的畫面只除了吃飯時間。右圖及左上是早餐,吐司塗上厚厚的花生醬及濃稠的蜂蜜真是頂級的享受。左下是尋常的午飯場景。
冕雀(Sultan Tit)在山雀裡是大型色調鮮明的異類,尤其長而蓬鬆的羽冠更是獨樹一幟。這一屬裡只有單獨一種。分布喜馬拉雅山東段南麓至緬甸、中南半島北部至馬來半島。雖不是稀有的保育類鳥種,除了不丹等喜馬拉雅東段地區,也不是常見種,印象中每次見到牠都要高興很久。
栗色奇鶥(Rufous Sibia)在不丹是種很常見的鳥種,賞鳥紀錄裡差不多天天都有見到。雖然色調單純,但有股看不膩的帥氣。和台灣的白耳畫眉同屬奇眉屬,本屬共7種,每種多狹域分布在泛喜馬拉雅山的局部地區。
黃昏回到Tingtibi的旅館附近,鵲鴝(Oriental Magpie-Robin)在路旁大聲唱歌。也是近乎天天見到的種類。分布南亞至東南亞的廣大區域。分化出7個亞種,峇厘、爪哇及婆羅洲的亞種腹部全黑。台灣引入的亞種來源不明,腹部也是白色。
4/7(五)在低海拔地區逛了兩天,該看該拍的種類都差不多了。大半個早上都找不到新鮮的種類和可以貼出來的照片。左上圖是家少見的四層樓建築,樓下是店家,鳥導進去補充車上的飲用水。樓的左下角附間像廁所一樣的四方小房,上面掛著斗大的[ATM]。在山區還是第一次見到。旁邊的矮房門口掛著三個僧人的大幅照片,看似出家人修行的地方。
長尾闊嘴鳥(Long-tailed Broadbill)顧名思義就是闊嘴鳥中尾巴最長的種類。身綠、尾藍加上頭部卡通式的黃黑斑塊,整體有趣可愛。多棲息於各種的森林環境,尤好附近有溪流或其他水域的林地。以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為主食,亦取食漿果等植物性食物。
慢慢由低海拔往高處爬,進入Trongsa境內,中高海拔的鳥種再度出現。白點翅擬臘嘴雀(Spot-winged Grosbeak)是此行唯一的一次目擊。上圖是隻母鳥一身的黃黑斑紋。雄鳥則身體全黑,腹部黃,翼上有些白斑。由其嘴型可知主食是種子類。取食漿果類時也常吃其內部的硬核種子。
銀耳相思(Silver-eared Mesia)是今天最出色的模特兒,身上鮮明的色彩配置,又在眼前不停地變換不同的角度和姿勢。相機背了一天能拍到這隻就值回票價了。回到旅館有人馬上下載做成電腦的桌面。長相實在迷人,台灣也曾有人引進,有一段時間也在野外被記錄到,近年已少聽到有人目擊了。
紅翅鵙鶥(White-browed Shrike-babbler)是種棲息於常綠闊葉林的可愛小型鳥。會取名鵙鶥(Shrike-babbler)就知早年被認為是畫眉科的一員。而近年的分類變動把6種亞洲的鵙鶥加上綠畫眉7種,被認為是產於美洲的鶯雀科(Vireonidae)的成員。不了解此變動做名錄歸類時常會找不到合適的位置。
不丹噪鶥(Bhutan Laughingthrush)牠的名稱告訴我們其主要分部區在不丹境內,越過國境在印度東北也能見到。全身單一的棕褐色,在亞洲70來種噪鶥裡最說不上啥特色的種類之一。4/3日經過Trongsa時記錄一次,回頭到老地方再見到第二次。
賞鳥到今天已是第十個日子,天天披星戴月早出晚歸。說實在的大家都累了,找鳥的興緻不及剛來時的高昂。走起路來步伐閑散,有時還搞搞笑,也有時間在馬路上停下來拍合照。更重要的在車上時有同伴傳來咳嗽聲,真是累壞了,口罩再重新戴上。
在長途車上不知不覺地打起瞌睡,突然聽鳥導大叫小鵐(Little Bunting)伴隨著緊急停車。從車窗按幾下快門,這是此行唯一一次的紀錄。本種冬天在台灣山區是常見種類,近年更是大群來台度冬。
在不丹的行程中喜山鵟(Himalayan Buzzard)算是出現頻繁的猛禽,塊頭大(展翅超過一公尺,母鳥大一點)老遠就看得見,又愛停枯樹枝或電線等明顯的地方。名稱叫喜馬拉雅是牠的生息地只在此山區。早期牠和普通鵟及東方鵟都合併在歐亞鵟的亞種裡。外表不易區分,分布區不重疊。
山谷裡的大橫幹上有隻大蛇鵰(Crested Serpent-eagle)大家盯著看好久,牠竟飛到更近的樹幹上。趁起飛抓到個展翅的英姿。整個行程只記錄了這一隻。不丹山區的蛇類不多嗎?
黃昏接近Trongsa時,又是鳥導叫停車,路旁的冠鵐(Crested Bunting)在小樹枝上停了好一陣子。所有的鵐就屬牠最具特色不會混淆。上圖是雄鳥,翅膀和尾羽栗赤色其餘皆為深黑色,羽冠特長已換成繁殖羽了。母鳥則黑色部分換成暗棕色夾雜些條紋,羽冠短小。以草種子為主食,餵食幼鳥時會帶些昆蟲。
黃昏再回到Trongsa,3/31日住過的Tendrel Resort。依然住到後頭最上層的房間。房前的走廊向著後山坡,波上草割得精光,當然不會有鳥光臨。房間倒是滿寬敞舒適的,只是吃飯要老遠走到最下層的餐廳。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