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地理的區分中哥倫比亞屬於新熱帶界,為全球由17國家組成的[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同盟]的成員國,境內擁有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目前哥倫比亞境內有12個州級自然保護區、38個國家公園,佔國土面積的9%。但每年約有28萬公頃的森林被砍伐,對生態保育造成嚴重的破壞。
來哥倫比亞十幾天了,主要在東安地斯山區找尋特別的鳥種。這一段行程往西下到Magdalena谷地再上山,並搭了一小段國內線班機飛往西安地斯山區的哥國第二大城Medellin。展開另一段旅程。
那附近山勢、林相看來不差,可想找的鳥一隻都沒出現。揹著一身裝備像是做登山健行訓練。
暗綠領蜂鳥(Tourmaline Sunangel)是北安地斯山區潮濕霧林的小型蜂鳥,較常活動於森林內部。體長約10公分。雖分布範圍狹小,但區內還算普遍。 全身閃爍著暗綠色的金屬光澤。雄鳥喉部會顯出玫瑰紅色的區塊,當對到光線的時候。
暗綠領蜂鳥(Tourmaline
Sunangel)同樣一隻小蜂鳥,仍沒見到喉部的紅色。不過這姿勢可看出牠的特殊習性。牠常直接站在花朵上吸花蜜,不同於一般蜂鳥在花前的懸停覓食方式。
一個早上就在崎嶇不平的小路上時高時低的來回爬。運動的成分比賞鳥的成分多。當地人進出得靠馬匹幫忙馱運貨物(右下)。左下:稍微出個太陽Pablo會立即掏出隨身的防曬軟膏,在臉上厚厚的抹上一層。白人就是怕曬。
Tolima登山口有個小商店,提供真正簡單的簡餐(左上)。簡陋的洗手間門口掛個手寫的價目表-500哥倫比亞披索,約合台幣8塊錢 (右上) 。店家附近的畜欄裡養著牛群。老人拿著麵包坐門口吃,小狗直盯著食物很想分一口,它不理解老人一個早上沒見到幾隻鳥,比牠還餓。
填了肚子 ,團員們聚攏拍張合照。後排另一位男生是當地的鳥導。這種長天數大範圍的賞鳥行程,除了全程帶隊的專業鳥導,通常另加個對當地鳥況更能精準把握的鳥人陪同。
店家外圍種了不少花朵鮮豔的吊鐘花(Fuchsia),在中海拔地區,這種花適得其所,長得非常好。花叢間混了一株馬桑(Coriaria)科的植物(右下)。人稱是劇毒植物之首。台灣也有一種,原住民拿它的果實當餌,用以毒老鼠。
灰背即霸鶲(Slaty-backed
Chat-Tyrant)這種小型短胖的暗色鳥,通常在溪流附近的潮濕密叢下層活動。一般不易找到,除非牠唱起歌來。以昆蟲為主食,飛捕獵物後常回到原來出擊的棲枝。人稱這種方式為[定點捕食]。
下午仍舊在登山口附近爛爛的石頭小路上爬上爬下,鳥況比上午更慘淡。走得有氣無力好像就要停電的模樣。連日的勞累,沒休息夠。體力有些撐不住了。回程又遇下雨,連找鳥的力氣都散盡了。
3/4(五)早上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再回到這一區重要目標托利棕翅鳩 (Tolima Dove)可能出現的地方死等,最終只聽到叫聲,煞羽而歸。還好補回一隻新鳥煙褐啄木(Smoky-brown
Woodpecker)。只能急急趕往Ibagus趕9:40的班機。
Medellin城郊豐盛的午餐。不同口味的披薩加上大盤的沙拉。希望接下來 的鳥況也一樣豐盛。
吃過披薩直接驅車下到Magdalena Valley低地海拔近350公尺的Rio Claro保護區賞鳥。令人難忘的太陽毒熱,氣溫在30度以上。而我們都穿著厚重的衣服,沒時間和地方更換衣著,人人都熱得一臉通紅,背上器材就出發找鳥去。
Rio Claro保護區有個深長的石灰岩洞穴,裡面住一種奇特的鳥--油鴟(Oilbird)。與夜鷹血緣較近的夜行性鳥類。這一科只有一種。體長40多公分。住黑暗的岩洞裡,可利用類似蝙蝠的聲納回音方式定位飛行。
3/5(六)早上天下著雨,先在旅館附近找些平地的種類,有些收穫。再順陡窄小路一路追鳥追到山頂上,有57種鳥紀錄,得8個新鳥種。右下是旅館的餐廳,離住房有段距離。下午過兩點半全隊人馬才帶著滿身臭汗進來,熏走一眾還在聊天的食客。
紋頭爬木雀(Streak-headed
Woodcreeper)活動於低海拔的中型爬木雀。在同類中具相對長的尾羽及長而略彎曲的嘴喙。以昆蟲及蜘蛛為食。上圖這隻正張大嘴巴要吞下小蟲。
桂紅比卡雀(Cinnamon Becard)是蒂泰雀科分布中美洲到哥倫比亞的小型鳥。約15公分長。全身一致的桂紅色除了嘴和腳。棲息於潮濕常綠林。喜停棲樹頂高處。以多種昆蟲為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