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200711_聖露西亞賞鳥行(3)

今天的目標鳥種是聖露西亞的國鳥St. Lucia Parrot。



11/27(二)要去的地方是Quilesse Forest Reserve位在島嶼的東南山區,路途較遠要找的目標鳥種是聖國國鳥St. Lucia Parrot清晨機會較大,所以大家起個大早天沒亮5:00就出門,一路上Adams花了一小時跟我們介紹保育相關的土地利用、農業及森林概況,因此我們得以從賞鳥以外的角度了解更多的當地的狀況。

下車後我們穿過保護區旁香蕉園的爛泥路,理論上在這樣開闊的環境我們比較容易看到鸚鵡;果然一下車就聽到對面山頭有鸚鵡吵雜的叫聲,但因為實在太遠我們沒能一賭風采。不過Adams很快就在樹叢裡找了一隻特有種St. Lucia Black Finch(聖露黑雀)給我們;與Bullfinch不同的是牠的尾羽會不停地往上抖動而非左右擺動。此時路邊不遠的枯樹上突然停下一隻小型猛禽,第一眼以為又是American Kestrel沒太理牠,仔細一瞧居然是少見的Merlin(灰背隼),Adams在聖露西亞第一次見到牠,難怪他興奮得直大叫。

看到難得的Merlin 大家高興的拍照留念。

今早天氣很不穩定,不時來陣讓人來不及躲的大雨,還好路邊有幾處包裝香蕉用的工寮,雖破舊但足以避雨

就這樣走走停停兩三回,人跟器材都沒淋濕,只有廖老師追著鸚鵡聲音跑老遠,最後鸚鵡沒看到,淋了湯湯的一身回來。雨停的空檔天空出現一群Lesser Antillean Swift(安島雨燕)牠們個子小、飛得高又飛太快根本沒能細看,還好島上總共就只有一種雨燕,所以我們沒有辨識上的困難。

接著另一特有種現身St. Lucia Oriole(聖露擬鸝)現身,雖也叫Oriole也長得很漂亮,但跟東方的朱鸝、黃鸝等在分類上可毫不相干。

穿過私人的香蕉園走進保護區環境截然不同,森林茂密,樹幹上長滿了著生的鳳梨科植物,地面則是一整片翠綠的鐵線蕨與卷柏等蕨類植物,步道走起來神清氣爽。

這時Adams抬頭見到一隻國鳥St. Lucia Parrot濕淋淋的停在樹頂的枯枝上晾羽毛,雖昂角高且逆光,但難得的機會大家還是舉起相機狂拍一番。之所以難得,牠不僅是聖露西亞的國鳥,也列名IUCN的紅皮書中,1980年代曾經瀕危到只剩150隻左右,後由國際保育組織介入,當地政府才下令停止砍伐棲木及禁止盜獵並配合人工復育,目前族群已恢復到一千隻左右,算是復育成功的樣板之ㄧ。

鸚鵡在這裡沒有天敵,所以大家會很自然地認為只要保護好棲地,族群數量就會回穩。但事實上鸚鵡保育還有其它要考量的地方,尤其是關於巢洞數量的部份。鸚鵡繁殖需要樹洞,其中Gonmye tree (Dacryodes exelsa-Burseraceae)是牠們很常利用的樹種。

因為該樹種的木材中心較軟,樹枝斷落後很容易形成樹洞。但同時又因為Gonmye tree可以耐海水侵蝕,因此當地居民喜歡用它來造獨木舟,這樣一來鸚鵡的繁殖和居民的造船需求就有了衝突。對於這點,聖文森政府補助漁民購買較昂貴的玻璃纖維船來代替由Gonmye tree造的獨木舟,以阻止漁民砍伐該樹種。但鸚鵡的保育還有個問題,那就是還有其它物種也要搶著用樹洞。

該區有另一種鳥Pearly-eyed Thrasher(珠眼嘲鶇)和鸚鵡使用差不多大小的樹洞;理論上前者在乾季繁殖,後者繁殖期在濕季剛好錯開不會造成問題,但因為全球氣候變遷的緣故,乾濕季的時間產生變化,兩者的繁殖季重疊而開始有搶奪巢洞的情形發生。總之,目前聖文森鸚鵡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棲地品質及樹洞數量,這個問題一旦解決,數量回穩就指日可待。

這個保護區有幾處設備不錯的野外教室,我們利用其中之ㄧ吃早餐也順便躲雨,

容易的鳥差不多找齊了,心情很放鬆的在漂亮的森林中聽著雨聲,桌上不時有小群的Lesser Antillean Bullfinch(小安地斯牛雀)來陪吃早餐,讓人覺得恍若身處仙境,連時間也凍住了。

早餐後趁著沒雨的空檔和鳥導Adams在野外教室旁拍張紀念照。

下山途中再記錄一個地區特有種Rufous-throated Solitaire(棕喉孤鶇),全程就看到這麼一次的帥氣小鳥。

離開保護區前往餐廳的途中,在一小溪旁停下來找鳥,僅找到一隻普通的小藍鷺,無意間在水草上找到一隻蜻蜓Swift Setwing(Dythemis velox),趕緊牽著牽手下溪去拍張照片。

午後近2:00pm才到一家有漂亮花園的餐廳用午餐。

大家飢腸轆轆等著廚師準備午餐,門外電線上來一隻美洲隼卻提前開飯了,主菜是肥美的一隻蜥蜴,活剝生吞的三兩下就吃進肚裏,還低頭看看底下一群等飯吃的人,沒本事自己找吃的就慢慢等吧。

花叢中有此行的第三種蜂鳥Green-throated Carib(綠喉蜂鳥)飛舞,從點餐前到飯後共三個多鐘頭一群相機始終盯著蜂鳥拍個不停,每個人也都有滿意的成果。

回程經過一處離海岸不遠的乾森林,Adams提醒這裡住著另一瀕危的鳥種White-breasted Thrasher(白胸嘲鶇)。

White-breasted Thrasher(白胸嘲鶇)它只分布在Martinique和St. Lucia兩個島嶼,全世界剩下大約1000隻,其中就有600隻在St. Lucia。除了分佈侷限外,牠面臨到的主要危機是棲息地減少,也就是海岸附近dry forest的開發(蓋度假旅館)。

一群人趁著昏暗的天色在密叢裡來回搜尋,牠卻只在灌叢深處的低枝間活動,大家雖都隱約看到但沒能替牠留下清晰倩影。

清點一下這兩天來的收穫共記錄了39種,雖不算太好的成果,但特有種只剩下40幾年沒有正式紀錄的Semper’s Warbler,幾本鳥書都說牠可能絕種了。地區的特有種則還希望有Lesser Antillean Flycatcher(小安島蠅霸鶲)、Brown Trembler(紅尾旋木嘲鶇)、Forest Thrush(林鶇)、 Bridled Quail Dove(綠頸鶉鳩) 及Antillean Euphonia(藍頭歌雀)等五種,這要看看以後幾天的時間和機會了,到底這不是純粹的飆鳥團隊。

待續....

相關閱讀:
200711_聖露西亞賞鳥行(1)
200711_聖露西亞賞鳥行(2)
200711_聖露西亞賞鳥行(4)
200711_聖露西亞賞鳥行(5)
200711_聖露西亞賞鳥行(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