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 星期五

20191031~1127_隨鳥漫遊巴西東北_(2)Guaramiranga-Quixada-Potengi

到地球的另一邊旅行,長途飛行是最困擾,讓人裹足不前的第一前提。到了巴西這等幅員遼闊的國家,僅在東北一角,也得長途奔波,舟車勞頓。對老人家的體力、耐力又是另一事前得細細斟酌的考驗。幾乎天天換旅館也是另一常態。鳥癡們雖然加了不少生涯鳥種,代價不可謂不小,尤其年事已高更為突顯。

接下來兩天的行程:一在潮濕的Guaramiranga山區,生長著茂密的常綠闊葉林,林中滿布各型著生植物,尤以鳳梨科植物數量最為驚人。常有型態奇異、色彩鮮艷的花朵吸引眾人的目光。接下來的Quixada地區則完全是另一個世界。覆蓋大地的是乾燥的沙地和岩盤,極目所見盡是焦黃的落葉矮林。岩塊的夾縫裡生長著5~6種仙人掌及2~3種沙漠型鳳梨,它們強韌的生命力及艱困環境展現出來的植物造型,也值得人們停下腳步細細品味。而我們來此的主題-鳥類,種類各異其趣是不言可喻的。



11/4(一)昨晚入住Alto da Serra Lodge,一早在睡夢中被來自屋頂、前院...四處包圍的孔雀尖叫聲驚醒,中午休息也難逃牠的魔音。Lodge隱藏在樹林中,鳥聲不少只是被孔雀巨量噪聲掩蓋住。左上:嚴然主人自居的孔雀悠閒的散步在庭園草地上。右上:離住房不遠的餐廳,一早先喝被熱飲、小點心。賞鳥優先開始找鳥。右下:餐廳前就是鳥點,熱鬧滾滾。左下:一叉路末端一間廢棄的住房,門口還有早年種的花仍盛開著,吸引不少採花的蜂鳥前來。



今天賞鳥的Guaramiranga山區海拔略高且下著小雨,感覺上是這一趟行程最冷涼的一天。加件厚衣服套上雨衣,在步道上來回走。步道的盡頭是個旅館的大門,鳥導就用旅館的名字稱它是Remanso Hotel Trail。樹林濃密,天陰光線不好,鳥看得到卻不好拍照。



侏儒鳥是南美特有的一科可愛的小型鳥,身長在10公分上下(15~9公分)。約50餘種。斑尾侏儒鳥(Band-tailed Manakin)一身墨黑,頂個大紅頭,造型很卡通。有個大紅頭的侏儒鳥有不少種,本種名稱來自尾羽基部的一道白斑。



黃胸啞霸鶲(Buff-breasted Tody-Tyrant)靜靜的站在樹叉上,10來公分的身型不容易查覺牠的存在。這都得靠鳥導的好眼力。本種只局限分佈在巴西的東北部,保育等級被列為[易危],應與保護的種類。



這一帶森林潮濕繁茂,除了鳥多植物也很多樣,這棵樹上就長了5~6種著生型的鳳梨科植物(Bromelia),看來生機盎然。有點像在台灣走進霧林帶,樹上長滿各式蕨類的Fu。



陰暗的樹林裡開了一串紅紅的鳳梨花,叉尾妍蜂鳥(Fork-tailed Woodnymph)的早餐就有著落了。牠全身墨綠,陰天逆光只能見到黑色的剪影,定點時尾羽岔開才曝露了身份。在陽光下肯定是迷死人的閃著綠光。



絨耳狨(White-tufted Marmoset)是種小型吸睛的新大陸猴,耳邊有一簇白色長髮而得名,亦有叫牠白耳狨。額頭有一白色印記也是其特徵。長著長尾的新大陸猴能用尾巴攀捲樹枝成為軀體的第五肢,這是舊大陸猴種做不到的本領。分佈巴西東、南部,是絨屬分佈最南的一種。



帶斑小霸鶲(Planalto Tyrannulet)小霸鶲是一大群外表非常相近的小型鳥。沒有鳥導指認辨識困難。本種也說不上啥特徵,以分佈區命名。Planalto是巴西的一個州名,亦指主要在東部的巴西高地的地理名稱。



這隻停在開闊處細枝的藍頦青蜂鳥(Blue-chinned Sapphire)僅9公分大小,光線稍亮可見牠閃著亮藍的羽色,真像棵藍寶石。名稱中的藍頦因照不到光而呈黑色。



白喉鏟嘴霸鶲(White-throated Spadebill)停在陰暗的樹林下層,歪個頭才讓人看清那不成比例的寬、扁、三角型嘴巴。本屬共7種,分佈中、南美洲,也是霸鶲科的成員。



藍頂美洲咬鵑(Blue-crowned Trogon)在這個地區算是常見種,所有咬鵑雄鳥都有一身鮮亮的羽衣,雖在濃密樹陰下照樣光艷奪人。前面的5~6天裡差不多天天都能見到。實在漂亮拍過多少次還是繼續拍。



赭色姬啄木(Ochraceous Piculet)在剛進步道時,高高的樹頂出現一隻,大家辛苦的仰著頭找半天也看不清楚。回到住處牠卻等在門口隨你拍個夠。這類小型的姬啄木,啄木力道小些,尾羽通常懸空,無需像大型啄木用尾羽頂著樹幹才猛力敲擊。



森林中的另一種普拉隱蜂鳥(Planalto Hermit),和其他隱蜂鳥一樣披著棕灰色的外衣,且老躲在密林裡當隱士,就因身上沒啥特色只好拿主要分佈區Planalto當牠的名字。但別以為所有蜂鳥都超小,牠可有14公分長,在蜂鳥裡算是大號的了。



金頂王森鶯(Golden-crowned Warbler)是從墨西哥至阿根廷廣泛分佈的新大陸鶯。美洲的森鶯在大小、外觀、活動模式與東方的柳鶯雷同。而體色變化較大辨識難度略低於柳鶯。本種如角度適當偶而可見頭頂的金黃色羽冠而有這個稱呼。

星期一的關係昨天人聲鼎沸的Guaramiranga觀光小鎮變得冷冷清清,好多餐廳都打烊了,進一家開門的館子,還趕緊補上生菜和煎蛋才夠我們吃。店裡的人都以好奇的眼光直盯著這群打扮怪異的東方人。



午休後繞過小鎮到一處昨天約好的私人農園(右圖)。據說黃昏會有白眉冠雉在這裡出現。一直等到天將黑只見到兩隻黑影出現在山頭遠遠的樹上,要在記錄上加一筆確實很心虛。左圖是女主人帶來分享的綠色果實,她說的名字聽不懂,吃起來甜甜黏黏與[黃金果]的風味類似。

這天黃昏找一郊外餐廳吃飯。剛對完今天的鳥名錄,有人聽到外面有大貓的叫聲,一群人放下碗筷追了出去,最後飛到餐廳後方的大竹林上。這隻大型的眼鏡鴞(Spectacled Owl)在高大的竹子上端隨風搖曳,太遠光線不夠沒能拍到影像。



晚上八點多還趕兩個多小時路到116公里外的Quixada。進這家Pedro dos Ventos Hotel已過晚上11:00,急著沖個涼倒頭就睡。這是第二天吃過早餐離開前拍的照片。



11/5(二)5:20在房門外集合看鳥。門前一片平坦的乾沙地,接連著一個大水塘,水塘後方山坡上全是不見綠葉的乾樹林(左下)。天剛微亮樹林裡傳來陣陣白眉冠雉的叫聲。左上:隔著水塘先用但筒望遠鏡搜尋大雞的蹤跡。水塘角落的空地上有人灑了一推玉米粒,數十隻冠雉爭先搶食,活像個養雞場(右上)。右下:鳥導帶隊由堤防接近觀察這巴西東北稀有的特有種。



白眉冠雉(White-browed Guan)遠看像一群火雞在地上覓食,填上ebird記錄上傳,瑩幕上顯示出隻數太多需要說明。名字裡的白眉非常清楚。冠雉也是中、南美洲的特有科,有56種。相較於舊大陸的雉科,冠雉的體色變化較少。許多時間活動於樹上。大多數雌雄同型,不若東方的雉科雄鳥常有華麗的色彩。



第一天(11/2)在Baturite山上追了半天才從葉縫裡瞥見模糊身影的白頸藍鴉(White-naped Jay)今天可大方了,也在冠雉周邊撿拾玉米。這35公分的大鳥雖只黑白兩色,搭配得還滿帥氣的。牠是巴西的特有種,也是每個夥伴的新鳥種。



在餐廳簡單吃了水果和點心,往後山順著石頭鋪成的陡坡爬 山去。四周全是乾旱的落葉林,炙熱的太陽出來,毫無遮蔭的地方。印象中只有赭背啄木(Ochre-backed Woodpecker)衝著Raphael的播音,越過坡路兩邊來回好幾趟。右下圖:大岩塊的縫隙裡長不出樹木,只叢生著一堆仙人掌和沙漠性的鳳梨科植物。



左下:山頂上有一汪水池在乾燥的山區也引來不少鳥類,在那裡加了一個善變擬鸝(Variable Oriole)是由Epaulet Oriole分出的新種。山的最頂上是個飛行傘起飛的平台,面向前方的廣闊視野風景絕佳,大熱天迎來陣陣涼風,消了不少暑氣。



走回座落在巨大岩盤上的餐廳(左下圖的右上建築),在其前方巨石岩縫裡少數幾種仙人掌及鳳梨科植物茂盛的衝出岩隙。一群人在植物空檔的岩石上找尋保護色超棒的夜鷹,所有可照相的傢伙包括手機都出籠了,人人拍得不亦樂乎。左上圖是住房前的道路,路旁樹上也有鳥在活動。



在不到幾十坪大的岩塊上有3~4隻侏夜鷹(Pygmy Nightjar)靜靜的蹲坐其上,人走近了才略微跳開或飛一小段距離隨即停下。大家高興的追得叫不回來吃早飯。巴西有20餘種夜鷹,這算小型者之一,僅18公分。只分佈在巴西東北屬特有種。先前被認為是局限分佈的[近危]鳥種,近年陸續有新分佈的族群被發現而被移出保育名錄。



短冠蠅霸鶲(Short-crested Flycatcher)是超級普遍的霸鶲,幾乎天天有記錄。牠和同一生境也算普遍的褐冠蠅霸鶲(Brown-crested Flycatcher)長得超級相像。每次見到都要請教一次鳥導,問到最後都不好意思再開口了。同行的夥伴們有同感嗎?



長得太漂亮,見到一次拍一次的藍頂美洲咬鵑(Blue-crowned trogon)在常綠闊葉林找得到牠。在乾燥的落葉林也有牠的身影。這一族群是在巴西中部、東部的指名亞種-T. c. curucui。胸部一道白色的橫帶特別明顯。



吃過早飯即刻打包行李上車,今天要開近六小時的車向南趕往366公里外的Potengi,她位在Chapada do Araripe National Forest附近,是巴西東北重要的賞鳥點。上圖是路途中的一處濕地。下車伸伸腿順便找找能不能加幾個Trip List,停了26分鐘也有18種記錄。



過午後13:00,找家巴西最普遍的自助餐廳吃午餐。天氣非常熱,每個人要顆椰子解解暑,也讓長途昏睡的腦袋醒一醒。正中央穿黑衣帶墨鏡的是我們的司機大哥,只講葡萄牙語完全不能溝通。可他全程帶著笑容,服務周全。怪的是路邊找到顏色、形狀奇特的小石頭都撿來送給我。回來的行李加了不少重量。



昨天晚睡今天又早起,長途拉車大都時間睡得東倒西歪。偶而醒來瞧一眼車窗外的巴西東北部Caatinga的生態環境。右上是路途中所見的鬆散聚落,幾乎都是磚房。左上:途中也有幾處規模不小的磚廠。左下:丘陵路段道路筆直只隨地形高低起伏,滿有趣的。右下:一般農家院子僅以幾根木柱標示,裡外都是乾黃的沙地,有個簡陋的頂篷想是必要時用以阻隔烈日的。



黃昏來到目的地Potengi,在入住的Sitio Pau Preto Lodge附近有幾攤大形的水域,乾旱地區的水域總能找到意想不到的鳥種。在這裡停留了100分鐘記錄19種鳥。記憶中有3個新種,包括Greater 及Lesser兩種Wagtail-Tyrant、Stripe-backed Antbird。還有白天活動的Least Nighthawk也是此行第一次記錄。這一攤淺水濕地著實讓人印信深刻。



此行見到的幾個濕地裡的霸鶲都長一副乾淨的黑白兩色,黑背水壩鶲(Black-backed Water-Tyrant)是其一。這等長相的霸鶲在全球第一大科,超過四百種的大家族裡算是異類。簡單明瞭一眼就能認出來。



紅冕臘嘴雀(Red-cowled Cardinal)兩天前第一次記錄到,老婆不知何故錯過了,一直耿耿於懷。今天總算大大方方站枝頭讓人拍照。南美有6種頂著大紅頭的臘嘴雀,樣子都很吸引目光。本種是巴西特有種,只分佈在東北部,近年也被引到西部和南部範圍逐漸擴大。另一種紅冠臘嘴雀(Red-crested Cardinal)還曾經在台灣嘉義一帶逸出過。



今天落腳在Sitio Pau Preto Lodge。左上:我們賞鳥馬路下方的那一小淺灘濕地。右上:黃昏大夥圍著濕地旁的乾草叢找鳥,西斜的太陽把鳥人的身影拉得好長。右下:我們的住房,大家把趕路積了兩天的髒衣服全洗了晾在走廊上,吹來的乾風比烘衣機乾得還快。左下:這是家民宿型的Lodge,女主人手工做了許多工藝品,瑞珍馬上相中這個小包包,與創作者合影。女主人和他一個鳥兒子合力經營這個溫馨的民宿,她兒子第二天帶我們找到許多好鳥。

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