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20190120~27_嚮往的陌生國度--緬甸賞鳥行(4)_Victoria Mountain-Bagan-仰光

好多年前就知道緬甸是個很吸引人的鳥地方,但因國家政策封閉及基礎設施落後的種種不方便,實不敢妄想前往賞鳥。2018年春天和泰國鳥導Amorn跑了一趟柬埔寨,他對泰國西鄰的緬甸有些進一步的賞鳥訊息,想先往踏勘再由我邀鳥伴同行。一年過去了可能太忙一直沒消息。正巧瑞德兄拋出這個行程,能否成行還將信將疑時,又傳出他的雲南團人數不足取消了,把團員撥到緬甸湊足人數,就這麼出發啦!

最後這一段路程仍在Victoria Mt.的低海拔處逗留半天及最後一個早上山區的簡略回顧。旋即一路下山仍舊走走停停,耗些時間沿公路隨機找找鳥。黃昏來到Bagan搭機返回仰光。上飛機返台前再衝一趟仰光郊區的Hlawga Wildlife Center補一隻上山前錯過的紋喉鵯亞種。為這趟緬甸輕鬆賞鳥行畫下句點。



一路行行復行行,向低海拔山區往回走,周遭森林依舊鳥聲啾啁。成群的栗頭雀鶥(Chestnut-winged Fulvetta)在低幹上飛躍覓食。牠跟台灣的繡眼畫眉是近親,同樣成小群活潑、吵鬧的穿梭在濃密枝葉裡,不曾稍作停留。



當地的獵人,扛著獵槍大搖大擺的走在國家公園的路上。這就是為什麼一路上鳥群眾多,就是找不到一隻身上有幾兩肉的大型鳥,該是全被吃光了吧。期待國家公園能有有效的保育作為,恐怕得再等上一段長長的日子。



雙斑綠柳鶯(Two-barred Warbler)。分辨柳鶯在鳥人中常被視為畏途,尤其不唱歌的度冬期。這一趟在緬甸記錄了10來種柳鶯,多靠棲息環境及細微的特徵來分別,最重要的還是得聽當地鳥導的指引。



褐頭鶇(Gray-sided Thrush)是在中國東北繁殖到印度及緬甸度冬的普遍鳥種,賞鳥的過程中不少地方都與牠擦肩而過。昨天天未大亮便在路上遇到一群,今天總算在太陽下拍到證據照,加了一個超級普鳥的新種。



海拔下到1500公尺以下又有另一波不同的鳥種。縱紋綠鵯(Striated Bulbul)是中低海拔的種類。在鵯科裡牠的黃黑色調、前胸粗縱紋及翹起的髮冠算是有特色的。



鳥導Ko Pan(前立者)一手拿著手機播放鳥聲,一手拿著雷射筆準備指出鳥的所在位置。大家舉著望遠鏡努力的搜尋。賞鳥就是這麼不可理喻的瘋狂行徑。這當下人人全神貫注,人世間只有這隻鳥,再沒別的煩憂雜事困擾你,這不就是一種解脫的幸福嗎?



一路上一直聽到有人碎碎唸要找棕腹鵙鶥(Black-headed Shrike-Babbler),不知是不是念力發生作用,牠就藏在中層的亂細枝裡。雖然沒大方的露出全身,總是給足面子了。肯定有人又加了新鳥種了。



沿途三番兩次聽到遠方大擬啄木(Great Barbet)救護車似的鳴唱聲,始終不肯露臉。直到太陽西斜了才在近百米外大樹上找到兩隻。牠其實數量不少,只是不夠大方讓人老只聞其聲不見鳥影。



朱鸝(Maroon Oriole)從喜馬拉雅山區到海南、台灣都可見到。4個亞種。雌鳥的體色大同小異,雄鳥則以台灣的亞種最為鮮紅艷麗。鳴唱聲也無大差別。這個黃昏在樹林裡見到不少隻次。



這兩天在山上陸陸續續見到幾次褐頂噪鶥(Brown-capped Laughingthrush),都是匆匆的在灌叢裡快速掠過,而這一隻卻在太陽斜照的地面上不停的啄食,路上可能有掉落的種子讓牠捨不得離去。本種只生息於阿薩姆南邊與緬甸西部。Victoria Mt.的族群是當地的特有亞種。



黃昏走到kanpetlet村外一處半開墾的荒地,大家都走累了,無特別目的的隨意找鳥。遇到一隊西方鳥人,他們的鳥導Moe是與丁教授接洽的當地鳥導,稱Ko Pan是他 的鳥老師。賞鳥真是個小眾活動,圈子有夠小。



開墾地邊的樹上靜靜的停一隻通常只聞其聲不見蹤影的鷹鵑(Large Hawk-Cuckoo)。牠大膽的停得如此暴露真是罕見。不知是否度冬期的習性使然,或Victoria Mt.的環境讓牠鬆懈。連續三天在附近都有夥伴拍到毫無遮掩的鷹鵑



天將暗下來時,路旁的灌叢上這隻阿薩姆噪鶥(Assam Laughingthrush)還使命的唱歌。與平時鬼鬼祟祟的行徑相去甚遠,雖光線已昏暗還是留張難得的無遮掩記錄照。



1/26(六)馬上要離開下山了,乘著上行李的空檔villa四周繞一圈,留下一點回憶的畫面。前幾個晨昏都是暗裡來暗裡去,根本沒弄清楚住了三個晚上的地方長甚麼模樣。



上車前再與兩位鳥導Ko Pan及Lin在Pine Wood Villa的招牌下留個紀念照。



下到山腳又是另一番景象,灰背伯勞(Gray-backed Shrike)再度現身亂草叢中的低枝上。他是中國中西部至喜馬拉雅山區的常見伯勞。



下到平地的休耕稻田裡褐翅鴉鵑(Greater Coucal)在乾稻草上渡方步,一反過去對鴉鵑總是藏頭藏尾的害羞印象。田裡不少牛糞堆,應該能找到不少蟲子可以裹腹。



緬甸平野的旱地,有不少貴重木材-柚木的造林地。這條大馬路的行道樹也是高大的柚木,感覺很特殊的熱帶落葉樹風貌。



路旁高大的開花樹上,許多小蟲圍繞著花團飛舞。幾隻髮冠卷尾(Hair-crested Drongo)在一旁守株待兔,吃得不亦樂乎。在望遠鏡裡可以看到額頭幾條細細的髮絲飄盪著。



紫花蜜鳥(Purple Sunbird)也來湊熱鬧追飛蟲。被卷尾趕到一旁的乾枝上,牠捨不得離去,一直守候在側伺機而動。



午餐時間到了,還是老地方借這間小店坐下來好好填飽肚子。山上帶下來的餐點比上山時由Bagan準備的改善許多。當然也要借用廁所,即便相當簡陋。



小店外電線上的白胸翡翠(White-throated Kingfisher),嘴巴咬著的像是隻大蠍子。看牠費了好大勁都沒能順利的吞下去。

下山的路上大家一心想補回三天前漏掉的幾個目標-White-eyed Buzard、White-rumped  Pygmy-falcon,也有人一直念著要找White-tailed Stonechat。但所有的懷特氏全部槓龜。尤其午後的平地毫無鳥況,只好一路睡到機場。



回仰光的飛機延遲甚久,候機室裡無聊的枯等著。鳥導拿出名片一一的發給大家。希望回家後能推廣一下緬甸的生態旅遊,真的是個值得推薦的鳥國度。



Delay的國內班機上發送的餐點,在鳥人眼裡活像隻貓頭鷹,有些捨不得一口要下去。肚子餓了覺得這貓頭鷹口味還不錯。

飛機晚點太久,晚上預定的參觀白塔行程只好刪除了。晚飯後匆匆進到一家快關門的便利店,幾個夥伴相中合口味的奶茶包,順便清空大把的緬甸幣。



1/27(日)天沒亮就提前出門,再趕一趟Hlawga自然保護區補一隻紋喉鵯的亞種。Hotel Bahosi的門口貼著斗大的紅色燙金字中文橫幅[五福臨門 出入平安],有這一祝福,一路真的出入平安。



清晨的自然保護區,薄霧中帶著涼意,草上凝結著露珠。能逗留的時間不多,Ko Pan一馬當先急著快快找到目標好送客人上飛機。



紋喉鵯不知藏身何處,倒是伊洛瓦底鵯(Ayeyarwady Bulbul)數量不少,還在路旁枝頂上招搖的大唱不怎麼好聽的[鵯歌]。



數量眾多的黃腹花蜜鳥(Olive-backed Sunbird)也不甘寂寞引吭高歌。



坡下的樹林子裡一有風吹草動,所有人都聚焦凝視,可是紋 喉鵯啊!你在何方?



保護區裡說實在的鳥還真不少,可就都不是貪心的鳥人要的。灰捲尾(Ashy Drongo)乖乖的站空枝上,看著沒人理他有些落寞,還是給牠捧個場吧!



成群聒噪的黑冠黃鵯(Black-crested Bulbul)站電線上跟你翻白眼,長得如此帥氣還不拍照,可要生氣囉!

時間到了就要離開前,治鈞的鏡頭裡突然出現隻紋喉鵯(Striped-throated Bulbul),旋即飛到竹叢後方,透過縫隙認真的瞧瞧牠,這最後一眼讓大家安心上飛機回台灣。鳥導口口聲聲的說很容易,也沒讓他漏氣。



最後一刻前往國際機場前,遊覽車司機要求拍張大合照,這是唯一張鳥人全員到齊的紀念照。他需要拿回公司交代去。就這樣跟緬甸說Bye-bye了。再造訪的機會非常渺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