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飆鳥的金門女婿,每年總要跑個三兩趟金門,名為探親實則絕大多數時間盡是追著鳥跑。這趟不同,雖然望遠鏡像身上的附屬器官一樣隨時帶著,可確是純粹的為探親尋根而去的。
岳家能遠遊的兄弟姊妹全員到齊,在金門聚會並首度拜訪二戰期間曾暫居過的鼓浪嶼。透過立宏夫婦安排的小三通好像比我們跑一趟後山的花蓮、台東還方便,雖然拿外國護照的出入關得多花些時間。實在是難能可貴的機遇,這輩子大概不會再有這種相聚了,該留下些許片段的記憶,勘供餘日回味。
201710/31(二)兄弟姊妹從加拿大及美國回來的分頭由台北、台中齊聚金門,當然先拜見常住金門行動不便的大姊。下圖:大姊家快樂的留下難得的聚會影像。右上:緊接著拜訪珠山老家-已改建成[珠山官邸]的民宿,在醒目的白牆外,家族成員的留影。左上:回大姊家享用閩式的廣東粥午餐,吃素的不知口味如何,只聽大家異口同聲的說[好燙]。
地主立宏開車帶一群老金門巡遊各景點-慈湖-古寧頭-民俗村...讓久未返鄉的老人們喚醒些塵封多年的古早記憶。右上:夜色中的莒光樓。右下:由莒光樓遠眺廈門的夜景。左上:古寧頭的李家老厝-李立宏的老家。左下:三姊妹在慈湖戰車陣前合影。
晚上立宏安排在山外的五星級餐廳有一特別的盛宴。難得遠遊海外多年的兄弟姊妹能回老家齊聚一堂,確值得好好的慶賀一番。
席間讓人難忘的豐盛菜餚,時隔多日想起來仍然口齒留香。
當晚落腳民宿老家,有記憶的老人還特別選擇當年出生的房間入住。翌日11/1(三)清晨上後山[山仔兜]山頭環顧老家珠山聚落全景。年輕一代對珠山沒印象的阿儀特意在大潭旁留影,強調媽媽小時候就在這裡玩耍長大的。
車往翟山,一早坑道塞滿陸客,先掉頭參訪附近的古崗湖,在湖旁的古崗樓合影。
這是水頭的古聚落,不少當年南洋經商致富的鄉親,衣錦返鄉蓋了不少別具風格的洋樓。當年的格局、圖像仍完整的留供後人追思。白牆上還留有漂泊海外[思鄉]及[相思]的刻骨銘心動人詩句。左上:以前的金水國小教室內課桌仍留存,部分教室改建成存放文物的紀念館,現已成為一個熱門景點。右上:突出的建築是當年為防禦海盜的砲樓。
午後搭乘[金廈渡輪]前往廈門。沒多逗留由左下的五通碼頭直接往右圖的東渡碼頭,轉渡輪直奔鼓浪嶼。左上圖是碼頭間的公路一景。
上圖是在路上匆匆一瞥的廈門市區。不知是否與剛開完[金磚國高峰會]有關,廈門街道整潔、進步、繁華,台灣的建設看來倘乎其後。
廈門-鼓浪嶼。上圖:碼頭賣票的櫃台,這些繁雜瑣事都由立宏夫婦負責包辦,老人們閒在一旁等現成的。右下:渡輪的船艙相當擁擠,座位不敷使用,還好距離短很快就可登上彼岸。左下:渡輪外觀,約20來分鐘就有一班船,還是班班客滿。
下圖:鼓浪嶼碼頭洶湧的人潮,據說這是淡季,人潮退去後才有機會拍張合照。上圖:由鼓浪嶼碼頭回望廈門市區。
鼓浪嶼除了特定的觀光路線有電瓶車行駛,其他巷弄景點皆須徒步,這可苦了一群拖著大行李的年邁老人。碼頭邊請了自薦的導遊,繞過陡峭的階梯好不容易才找到預訂的旅館-[楊桃院子](左圖)。就位在廈門第二中學隔壁,還聽得到學子們的琅琅書聲(右上)。另一邊隔鄰是古宅改成的鼓浪嶼食品廠(右下)。
略事休息天暗下來後,導遊帶一群人逛古街,一路盡是老宅院落改成的民宿、旅店、手工藝品店及小飯館,其中海產店最為普遍顯眼。右圖是由一處人工沙灘望向燈光耀眼[日光岩],沙灘邊種些棕梠科植物,顯出些熱帶氣氛。左下是沙灘上的合照,背後光點也是日光岩。左上圖是另一角度的日光岩白天版。
金門的薛家二戰期間曾為躲開日本人的侵擾,舉家暫遷鼓浪嶼,二姐印象較深,要求導遊帶到[李家莊]回味一番。該莊院已改成旅館,不便入內參觀。大家門口合影留念。這也是大哥的出生地,雖然本人毫無印象。
在李家莊一旁有間學校,二姐印象中在此上過學,現已改成[廈門市音樂學校]。
11/2(四)早起的鳥人趁都市人還在鼾睡,背著望遠鏡四處溜達。聞著味道找到[燕尾山生態公園],看看較為自然的環境,也見到幾個近在咫尺金門沒有的鳥。
途中清晨尚無遊人的街景,不少值得細細品味百年古宅,左上是一處官廳的遺址。
這是長鏡頭下的日光岩,一早就擠滿遊客,爬這個石頭山需另買60元人民幣的門票。老人們抬頭看看就好,沒人動過一絲要上去的念頭。日光岩又名[晃岩],相傳1641年鄭成功登此,覺得景色不輸日本的日光山而改名[日光岩],它是鼓浪嶼的最高峰龍頭山(海拔92公尺)頂的一塊40米的巨石。
小島上有數不清的[歷史風貌建築]看來都受到良好維護並編號列管。尤其各式名目的博物館不知凡幾。左上是未開門的風琴博物館。右上是片仔癀(據說是種中藥)博物館。右下:盤古博物館,標題是[穿越百年鼓浪嶼]。
街上有不少在別處早已成絕響古老行業的店鋪。左圖:一家早年的[閩南聖教書局]專賣基督文化的書籍,樓上陽台卻晾掛著衣褲,畫面很有趣。右下:[謝馥春號]像是個傳統的中藥店,賣的是藥草做的香包,號稱[天香本草]。右上:是家專賣鼻煙盒的老店,自1710年即做鼻煙的買賣。
鼓浪嶼到處都有勘值回憶的雅緻老建築及景點,到此拍婚紗像是一種流行,半天的觀光行程遇到的應有數十對新人。相較台灣這個少子化嚴重,年輕人不婚、不育的社會氛圍,有個很強烈的對比。
各式店家都挖空心思,想取個吸引顧客的店名,招牌確實吸睛,雖然有些取名並不是很高明。
這一帶近年來養珠業盛行,許多手工藝品店門口都有大盆的活蚌,任意挑選兩個50元人民幣,開蚌取珠。運氣好的一個蚌就有20顆以上的珍珠,當場幫你清洗並串成珍珠環。小朋友去的話肯定要買幾個試試手氣。
鼓浪嶼街上的各式洋樓,多建於清末至民國初年,至今約百餘年光景。
小島上街弄間有不少水果攤,為吸引顧客都各出奇招。右上:賣芒果的可以把果實削成一朵花,這招真是首見。右下:波羅蜜的果實,端詳了老半天才認出它來。左上是他們對百香果的吃法,挖個小洞插根吸管,真懷疑這樣能吃乾淨嗎?左下是他們流行的小吃[台灣榴槤糕],不知是甚麼心理情結,無中生有的東西好像加個台灣就能吸引顧客。
昨晚摸黑拜訪的人工沙灘白天擠滿了人群(左下)。右圖椰子樹後方也是那個最高峰日光岩。左上是另一收費進場的小景點,裡面有出名的鋼琴博物館,雖立宏夫婦大力推薦,可老人們實在走累了只想找地方坐下來休息。
徒步一個早上實在超過老人們的負荷,最後搭電瓶車回碼頭。右下:沿途章魚雕塑,是個別出心裁的創作。右上:等候搭乘渡輪返廈門的三丘田碼頭。左圖:立宏夫婦和我這73歲的年輕人抄捷徑上旅館把九個人寄放的行李扛回碼頭。
鼓浪嶼是個小小島,且大家時間有限,逗留一個早上回味幾處只有二姐(導遊口口聲聲叫她-老奶奶)才有印象的去處,中午即匆匆返回廈門。上圖是渡輪上再流連的望望說了好多年的鼓浪嶼。特別的是左下圖某處海邊擠了一大堆拍婚紗的新人,蔚為奇觀。右下:廈門島與福建海滄區連結的海滄大橋。
短短的船程很快回到廈門的東渡碼頭。碼頭邊等廁所時間隨手拍。
這是廈門有名的中山路徒步街,據說晚上遊客摩肩接踵,大白天裡看來較清爽,算是頗有規劃的通俗景點(左圖)。右上:街上的傳統水果擔子。右下:飯館裡牆上的菜單,為保障遊客權益及旅遊品質,中央規定每道菜都得標明價格,也確實做到了,不會有台北夜市漫天開價惡質坑人的情況發生。當地有名的特色小吃[沙茶麵],這群饕客吃了都不覺得有何特色。
左上:中山路徒步街邊的垃圾桶,附在一個栩栩如生的捏麵人銅雕上,拿手上的果皮有點不太敢丟下去。左下:街邊穿制服的警察正清理成堆亂丟的自行車,看來是U-Bike一類共享單車的後遺症。右圖:街角的陡坡上有一處牌樓紀念早年對廈門及鼓浪嶼建設有功的巡司。上面寫著[澤被甘棠]四個大字。
由廈門回金門的碼頭上。左圖:共產黨的大型制式看板,寫了些動聽的標語口號。右上:[台灣印象]的特產店陳列琳瑯滿目台灣特產。弄不清是供應前往金門的遊客還是返回廈門的遊客買了饋贈親友的。右下:依然得拿證件排隊買票,這回立宏有朋友代辦可稍稍放鬆些。
回金門後老家的[珠山官邸]民宿已接滿客人。立宏夫婦另找了家新落成的民宿[懷鄉樓]進住,這個名稱非常符合這群遠遊的老金門。門口還閃著霓虹燈寫著[金廈和平會館],客群目標也許只向對岸的來客。
這家[懷鄉樓]位在頂后安村內,來過多少次金門從來沒拜訪過這裡,老闆娘是個台灣人,在金門工作退休後留下來經營民宿。
11/3(五)民宿準備的清淡早餐-稀飯、煎蛋、醬瓜及一盤炒青菜,正好清一清幾天來油膩的腸胃。
今天再遊前兩天跳過的翟山坑道,黃景蘭洋樓....等景點,坑道口重凱一時興起操作起對空機關砲,還頗有架式的。
相關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