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201702_跨越重洋飆鳥去-墨西哥之行_(6)馬薩特蘭(Mazatlan)

馬薩特蘭(Mazatlan)位在墨西哥西部的Sinaloa州,是個人口超過400萬的大城市(最大城墨西哥市人口超過2500萬,比台灣總人口還多)。西臨太平洋,是該國西部最大的港口與觀光勝地。水路、陸路交通便捷。周邊從平地到山區生境多變,不少特有種生息期間。北邊不遠有個明星鳥種簇羽藍鴉(Tufted Jay),造訪這個鳥種的保護區是重要行程。馬薩特蘭地區也是不少北美遷移性鳥種渡冬的主要地點。


在馬薩特蘭的年輕鳥導叫Rene,看來沉穩幹練,帶隊經驗豐富,聲稱十天的行程也可記錄到接近300種鳥類。相對於瓦哈卡的鳥導則顯得較為嚴肅,不太會說笑逗趣及招呼團員。看來是個心中只有鳥的基本教義派。對墨西哥的鳥種、分布、分類地位瞭若指掌。也是ebird的審查人之一。



2/17(五)經過連續延遲的兩班飛機,抵達馬薩特蘭機場天已全黑(左上)。經交通擁擠的市區到旅館已過8:00,雖然時差的關係賺回一小時。吃過飯到擺床上休息已超過10:00。還好房間很舒適,足以養精蓄銳準備明天再戰。



2/18(六)第一個賞鳥點是離市區北邊不遠的河口私人保護區-Yugo。有乾燥林、紅樹及沙灘等生境。上圖兩個水域由堤岸隔離,一邊淡水一邊鹹水。水鳥很多但多是到處可見的普鳥。左下是馬路對面的大樓,告訴我們還在城區近郊。右下是保護區門口的位置示意圖。正逢周末也有其它當地人來賞鳥。



Rene帶給我們的第一個特有種是烏漆嘛黑的西納洛亞鴉(Sinaloa Crow),本州的特有種。是略小型的烏鴉。一般的黑毫無特色。成群在附近活動。



大黃腳鷸(Greater Yellowleg)美洲最常見的涉禽,和另一小黃腳鷸像對兄弟,外型特徵相近。類似東方的青足鷸與小青足鷸。



池裡有兩隻小潛鴨(Lesser Scaup),在美洲是不稀罕的種類。偶而也遠渡重洋到東方來讓鳥友追逐拍照。



繞後門回來在圍籬上纏著一條枯藤,人走近了它突然動起來,仔細一瞧竟然是一條蛇。在鐵網間穿梭遊走。每個人都停下腳步拍照。Rene說它是Mexican Vine Snake,滿特別的。



繼續繞著濕地走,斷木樁纏著亂藤,上面停隻灰鵟(Gray Hawk)單腳休息曬太陽。人們走過牠腳下,只斜眼看我們一下,兀自享受他的日光浴。



離開保護區前在車子旁,一隻毫無特色的欖綠色橙頂蟲森鶯(Orange-crowned Warbler)跳上枝葉。聽到這名子有些摸不著頭腦,所謂的橙頂是在某些很特別的清況才有機會看到,名子就取個誰也看不到的特徵,是來混淆視聽的嗎?



這裡的白蟻把大大的土堆巢築在大樹上,外形完整的土球被挖了大洞。這是橙額鸚哥(Orang-fronted Parakeet)的傑作,牠把巢築在堅固的土球裡,安全又舒適。

第一天一早約3小時的濕地巡禮,鳥很多記錄了57種。但只有兩個以本州為名的西納洛亞鴉(Sinaloa Crow)及西納洛亞鷦鷯(Sinaloa Wren)是個人的新紀錄。另外隨手拍了些常見的水邊鳥種如:綠魚狗(Green Kingfisher)、侏鷿鷈(Least Grebe)、北方紅翎粗翅燕(Northern Rough-winged Swallow)、美洲骨頂雞(American Coot) 、小藍鷺(Little Blue Heron)...等。節省篇幅起見照片就不一一貼出了。




離開保護區路邊停了幾個濕地,仍是一般的水鳥。電線上的厚嘴王霸鶲(Thick-billed Kingbird)一如牠的習性居高臨下的搜尋飛蟲果腹。

半路上的乾樹林另加了雜色彩鵐黑喉冠鴉,忙亂之間完全來不及拍照。找這些樹林的鳥就想起我們用的箱車座位很寬敞,卻不能開窗,貼著防曬的隔熱紙,不下車完全沒法看鳥。後座只有一個車門,四個人上下車很不方便。找林鳥光聽前座的人說這裡說那哩,後座的鳥人像瞎子一樣光著急。專業的鳥導租來這種笨車,有夠不專業的。



黑頸鷿鷈(Eared Grebe)是泛舊大陸及美洲北部的種類,台灣相對稀少的冬候鳥。遇到牠還是要認真的看清楚拍個照。在附近水域見到不少次。



粉紅琵鷺(Roseate Spoonbill)是美國南部至南美洲的大型水鳥。不太均勻的粉紅色看起來有些[掉漆]。數量不是很多但要找到並不難。站在牠旁邊的是美洲版的小白鷺-雪鷺(Snowy Egret)。



接近正午到另一處海邊的觀光區-Cerridos。艷陽高照,沒見人玩水,遊客都躲到陰影的地方。今天周末遊客不少。岸上有排商家,飯店、冷飲店居多,有賣泳衣、防曬大帽子的,也有賣貝殼、珊瑚等紀念品的。



水邊的風光還不錯,也有些水鳥,大多是廣泛分布的普鳥。只有黑翻石鷸是此行僅見,但並非特別難得的種類。遠遠的照片拍下來與黑色的背景岩石一樣,一點都不出色。



這隻麗色軍艦鳥(Magnificent Frigatebird)蹲坐路旁路燈上,燈罩上佈滿鳥糞,這路燈應該是牠們喜歡停棲的地方。這季節見到許多白頭白肚子的個體是亞成鳥。



水岸邊的大尾擬八哥(Great-tailed Grackle)一身黑得油亮。拖在身後的大尾巴中間下凹成V字型,這個方向舵看來有些笨重。牠的數量多到可以用遮天蔽日來形容。



肥肥短短僅11公分的紅樹燕(Mangrove Swallow)有點像隻布偶。在中美洲低海拔地區算是普遍種類。腹及腰白色,背部深藍色略泛綠色光澤。



天實在熱餐後略休息再往北。大馬路上有燕及雨燕高空快速飛翔。停車找到幾隻飛快的雨燕。大家都拿相機對著天空亂打。



白頸黑雨燕(White-naped Swift)是墨西哥特有的大型雨燕;體長22公分,完全展翅有57公分。全身黑色頸部一道白斑,轉彎時某個角度可見白斑。主要棲息在西部山區,書上說3000公尺高山也有,我們在海邊見到是不容易的好運氣。



更北部一處看來荒涼的海邊,豎著看板說這是個海龜保護區。不對的季節就是整片人跡罕至的尋常沙灘。



左上:海龜保護區入口有戶養殖人家,通過木橋可走到海邊。右上:到海邊還有長長的一道堤,兩邊是養殖池,也有些常見的涉禽。右下:海邊有另一個告示牌說明海龜保育的事項。左下:大家拿著望遠鏡望向空蕩蕩的海上,遙遠遙遠的那一邊就是我們的家鄉-台灣。



在當地算是常見的冬候鳥西濱鷸(Western Sandpiper),牠繁殖於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地區,冬天到南美洲度冬。有極少數個體南遷時錯飛向亞洲東岸,台灣有些迷鳥的記錄。



姬濱鷸(Least Sandpiper)也是個常見的冬候鳥是個長途遷移者。繁殖在北美北方,到南美的南邊度冬。部分族群則到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過冬。



黑頸長腳鷸(Black-necked Stilt)是高蹺鴴的美洲版,外形與黑白的體色很相像,只是頭部與脖子的黑斑分布略有差別。

一整天都在海邊繞,回家對對名錄全團也記錄了101種。個人加了7個新種,都在路旁的灌叢或樹上、天空。完全沒有一種是水鳥。

2/19(日)天沒亮就出門,到一處私人的牧場也是保護區,先到主人家接人再前往。牧場有1000公頃,大部分是天然的生境,保護區內可以找到這個地區所有的貓科動物,以美洲豹最有名。早年主人是個獵人,獵物以鹿最大宗。鹿少了以後美洲豹轉而攻擊牛隻。停獵後牛隻安全,鹿多了卻危害農場種的玉米。現在不打獵不種玉米就大家相安無事。



這處農場兼保護區叫-Las Palomas,是鴿子的意思。左上:看板標示她的位置及重要物種。右上:由高地看出去是墨西哥典型的龍舌蘭、仙人掌等的植物繁茂的環境。我們就在高地的棚子裡賞鳥。左下:大棚子前另有一涼亭,上頭的圖案是這裡的代表鳥種。右下:今天難得的下雨,到處都是水坑,鳥不到棚子旁的水坑來,我們只好走到野地找鳥。



進保護區就見到金頰啄木(Golden-cheeked Woodpecker),從昨晚開始的大雨把牠淋得濕濕的,一直沒出太陽可以曬乾。墨西哥西部的特有種,在瓦哈卡有見過。



黑喉鵲鴉(Black-throated Magpie-Jay)和南部的白喉鵲鴉像是一對孿生兄弟,南部的穿白圍兜,西部的穿黑圍兜。一樣有幾根稀疏的性格羽冠,也同樣群棲聒噪。



紫背冠鴉(Purplish-backed Jay)是墨西哥西部低地的特有種。大型又鮮豔。和黑喉鵲鴉一起被劃在看板上當保護區的Logo。也是成群結隊,性機警,是被主人用食物吸引來的。中間嘴巴鮮黃的是亞成鳥。



白翅哀鴿(White-winged Dove)也成群結隊,到屋子旁邊找東西吃並喝水。牠是美國南部到中美洲的優勢種,數量龐大。整個墨西哥的行程除了上高山都會記錄到牠的存在。



屋子附近鳥不來,大夥走到野地的小路上找鳥。黃胸大[即鳥](Yellow-breasted Chat)沒有像在瓦圖爾科的國家公園裡那麼怕人,在供牛隻喝水的水槽旁大樹上活動。透過樹葉縫隙還可看清特徵。分類上已把他從森鶯科搬到美洲雀科,中文名錄還是稱牠鶯。



Rene說平常到此賞鳥都可以混到過中午。從昨天晚上開始的大雨,到處都積水屋旁鳥況很冷清,一般可見稚冠雉及小型的都不來。我們10:00就待不下去提前走人。這吉拉啄木(Gila Woodpecker)是出來送客的最後一隻鳥。



離保護區北邊不遠有個Los Laureanos小鎮,鎮上一家餐廳遠近馳名。左上:進小鎮前幾公里路旁全種上南美紫茉莉(九重葛)是這家餐廳種的小鎮意象。右上:正逢星期天鎮內路邊停滿遊客的車輛。右下:這家餐廳古拙的招牌(RESTAURAN EL MESON DE LOS LAUREANOS)。左下:餐廳內有好幾進,房間、穿堂、庭院....擺滿桌椅。食客人聲鼎沸。



鎮內小街上也種不少九重葛,就有闊嘴蜂鳥(Broad-billed Hummingbird)前來吸蜜,紅花配上綠色小鳥很上相。拿長鏡頭拍牠,不少遊客好奇的圍觀,也才發覺熙來鑲往的街邊就有蜂鳥拜訪。



小鎮看來頗有歷史,屋頂都是舊式的紅磚。長年積塵長苔,仙人掌就在屋頂上安家落戶。



店內有個大房間蒐藏了許多古物,像個小型的地方博物館(左下)。右下:牆上有不同種子串起來的吊飾也別具特色。右上:店內的工作人員都是鎮上的居民,大家熟識一面工作一面說笑,氣氛很和樂。這是專門壓模做玉米餅的角落。左上:廁所的洗手檯長這個樣子,牆上的老鑰匙是開關,上個洗手間都很有味道。



我們的餐點。左圖:上菜前先有無限供應的烤玉米餅,四周擺了各式佐料。右下:等出菜大家邊聊邊啃著玉米餅。右上:讓大家津津樂道回味無窮的牛舌湯,外加羊肉。素食的也吃到以仙人掌(Opuntia)煮成的料理。



吃過飯門口走廊上有長排牛皮搖椅,讓你坐下來休息,回味並消化一下剛剛的美食。



由搖椅外望,古老的街道也花木扶疏,不遠的前方有間屋頂造型特別的教堂。



隔壁有家特產店,不少當地的手工製品,不但有特色且價格便宜。大家在那裡殺得很有成就,尤其淑花是個中高手收穫最豐。當然得先跟阿國週轉墨西哥披索才能辦事。



回程路上的紅尾鵟(Red-tailed Hawk)飛得非常近,很難得手持拍這麼清楚的猛禽。它是整個北美到中美洲最普遍的猛禽之一。體色變化不小,這隻就一點紅尾都看不出來。



路上看到這奇怪的農場不知在生產啥作物。阿國拍張照片傳回台灣讓大家猜,答案五花八門。很有趣的旅遊插曲。



近看才明白每個白色的塑膠罩是個別的雞舍。養的是鬥雞,關在一起可能會打到你死我活。因此每隻都有專屬的房間。應該市場不小才有這等專業的鬥雞培養場。



車進馬薩特蘭市區,沿太平洋岸高樓林立,卻不見有汙染海水的情形。隨處都有人下海戲水。沙灘旁也停放不少各式船艇。也有不少水鳥在那裏活動。



停車拍幾種鳥,為今天的記錄加加數字。個頭大的加里福尼亞鷗(California Gull)在沙灘上休息,對人車來往習以為常。



整個北美數量超多的環嘴鷗(Ring-billed Gull)任何水岸沙灘都不會缺席。特徵在嘴尖上繞一圈黑斑。



斑翅鷸(Willet)是到美洲水邊一定會看的普遍水鳥。看來毫無特色,起飛時翅上一道寬廣的白斑非常醒目。



褐鵜鶘(Brown Pelican)這龐然大物也在市區上空飛翔,大家都習以為常,當地沒人抬頭看牠一眼。野生的大鳥就飛在大樓林立的鬧區裡,台灣人看來有點不可思議。



回旅館時間還早,Rene帶我們到他家附近的社區,說有機會找到一個特有種-藍腰鸚哥(Mexican Parrotlet),等了一個小時,見三次小群飛過,無緣拍照。倒是拍到這種嘴不長毛的北無鬚小霸鶲(Northern Beardless Tyrannulet),回去對了名錄竟是從未見過的新種。



在那社區邊的一個角落等藍腰鸚哥時也記錄了27種野鳥。有隻獵蜥懶洋洋的躺樹幹上休息。我們也準備回頭吃飯休息去了。

待續......

201702_跨越重洋飆鳥去-墨西哥之行_(1)瓦哈卡(Oaxaca)
201702_跨越重洋飆鳥去-墨西哥之行_(2)Tuxtepec
201702_跨越重洋飆鳥去-墨西哥之行_(3)Tuxtepec-Juchitan
201702_跨越重洋飆鳥去-墨西哥之行_(4)胡奇坦(Juchitan)-瓦圖爾科(Huatulco)
201702_跨越重洋飆鳥去-墨西哥之行_(5)瓦圖爾科(Huatulco)
201702_跨越重洋飆鳥去-墨西哥之行_(7)馬德雷山腳(Foothills of Sierra Madre)-簇羽藍鴉保護區(El Palmito)
201702_跨越重洋飆鳥去-墨西哥之行_(8)馬薩特蘭(Mazatlan)-聖胡安山(Sierra de San Juan)-特皮克市(Tepic)-聖布拉斯(San Blas)
201702_跨越重洋飆鳥去-墨西哥之行_(9)聖布拉斯(San Blas) 

201702_跨越重洋飆鳥-墨西哥之_(10)聖布拉(San Blas)-皮特克(Tepic)-巴雅爾(Puerto Vallarta)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