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幾年前不小心跨入賞鳥的行列,1987年起來往世界各地數十次,都只有單純的目標-賞鳥。唯獨這次最另類,提起行囊沒帶大的望遠鏡及相機,代之以一本薄薄的合唱譜,行李大大縮水,首次兩個人共用一個行李箱,相對的輕鬆便捷不少。
目的地是靠日本海的福井縣,回應當地音樂團體數度前來埔里表演的邀約,這次浩浩蕩蕩兩個由陳致平老師指導帶領的埔里合唱團、埔里國小合唱團連同家長分乘兩部遊覽車,長征日本去,[一兼兩顧]音樂交流兼著旅遊、採購。首站大阪就先在大阪流連兩天。
8/3(一)機場。左上:在桃園機場由高雄的大聯合國際旅行社把團員轉給台北的可樂旅遊接手,重新分組編隊,場面有些混亂。左下:在大阪落地,等在出關的長龍裡,一向給人快捷有效的日本印象,完全給翻轉了,一星期前在雅加達機場進出兩次,日本海關的效率好像給印尼比下去了。右下:好不容易拿到行李出關,合唱團首遊日本現場吆喝幾個團員拍個合照吧! 右上:上遊覽車前導遊交代先上廁所,一大團老的、小的一尿就快一個小時過去了。
日本體驗第一站-[梅守壽司學校],叫做學校是要你自己動手的一家壽司餐廳,成套的排頭繁複,從衣著、帽子、手套、食材一應細緻備齊。老師熟練的教你實作各式的握壽司,有分解動作的口訣,每做完一道還得高呼口號,噱頭十足。其實肚子餓扁了還要裝出很從容、優雅、興奮的模樣。左上是老婆做出的成品,有模有樣的還拿到了一份畢業證書,回家後肯定不會做了。離開前留了電子信箱地址,兩個禮拜後竟真的收到梅守壽司學校寄來的信件與照片,對日本人做事態度的踏實大大的感動了一番。
午後安排的行程奈良的東大寺-純唐朝風格的世界遺產,擁有1200年歷史,也是目前全球最高的木造建築-有47.5公尺高。屋頂上的[金角]也是獨具一格的特色。
東大寺也是聞名遐邇的旅遊景點,各方遊客絡繹不絕,廣大的殿前通道隨時遊人如織。前庭外除了人潮還有鹿潮,千餘隻梅花鹿混人群中索取寺方出售的鹿餅。這些原本野生的動物像寵物一樣與人群廝混有點假假的虛幻感覺。
大佛殿內的釋迦牟尼銅雕大佛,佛像高15公尺,加上基座遊人需高高的抬起頭才能仰望。
一旁的四大天王雕像。佛經中稱須彌山麓住有四大天王護守天下,是二十諸天的重要護法神。東南西北四方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上圖為廣目天王及多聞天王。「廣目」意為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多聞」意為精通佛法,以福、德聞於四方。
挑高的殿堂靠這等粗大木柱支撐,人站在一旁顯得渺小纖瘦。
這根大柱子有個小洞,有稱[智慧之河],能穿過這小洞的可獲得事業、學業、愛情....的順遂成功。除了小孩有幾個身材姣好的合唱團團員也順利穿過智慧之河,往後必能平步青雲,事事如意。
大殿側面有一雕工精美的的東大寺縮小50分之一模型,此模型於大正年間(1912~16)由天沼俊一博士率一批工匠完成。依據由[東大寺要錄]及[正倉院文書]等古籍查出聖武天皇始建之原貌而雕琢成型。大佛殿的東西向比目前的大殿寬,並各有一座百米高的佛塔。
由迴廊回望帶著金角的大殿,配著前庭的茵茵綠草及背後的蔚藍天空,進出大佛殿的遊人狀如蟻群,越發顯得祂的雄偉高大。
黃昏在一家叫[和風亭]的餐館用餐,等清出大隊人馬需要的座位時,大街旁隨意溜達,有人眼尖見到藥妝店如獲至寶立馬衝了進去,收穫如何自不在話下。左圖是大熱天享用美味的火鍋。左上是素食鍋,老人家獨享一小鍋,對這鍋味噌湯現在回想起來還口水直流。
這兩晚入住大阪的麗家皇家飯店(Righa Royal Hotel),左圖:很有氣派的旅館外觀。右下:小巧的房間,空間不大但設備一應俱全,最重要的是有張舒適的床鋪可以消除一天一夜來的舟車勞頓。旅館有便捷的接駁車來往大阪車站間,入住後急急到車站的梅田大丸百貨補些日本料理中缺少的水果。右上:回來後穿過如迷宮般的大廳。
總結第一天的另類旅日印象只有三個字:睏、等、熱。睏-搭的是紅眼班機,車上、機上不易入眠的老人家整天睡眼惺忪、頭腦恍惚,吃喝玩樂興緻大減。等-關西機場出關在長長人龍裡等.等.等.,領行李、上廁所等.等.等.,吃壽司,食材擺在眼前,飢腸轆轆,邊流口水邊等.等.等.。熱-飛機往北飛了3個多小時,氣溫卻比埔里高了5~6度,整天揮汗如雨,有點樹蔭就不由自主的往樹下擠。第一次夏日裡往關西,領略了北國的熱氣襲人。
8/4(二)排定的行程是前往美國風格的時髦遊樂園-環球影城。古板腦筋跟不上時代的今天脫隊逛日本的古城-大阪城公園去。清早飯店的餐廳時間沒到就坐到門口等開門。門廊的裝飾很別緻。有小盆栽組成的綠牆及各式食材組合成的典雅圖案,食材中可以分辨的有薏仁、辣椒、桂皮、八角...。這等在餐廳用食材拼湊出的裝置藝術可算別出心裁。
早餐後揹起背包,帶著水果、麵包及飲水準備到大阪城公園混個一天。左上:160円的電車票。左下:電車上,他們的敬老座位在車廂兩頭各八個座位。右下:大阪車站月台候車,正逢上班時間乘客不少。右上:下大阪城公園站的月台,冷冷清清,往公園遊覽的遊客應少有搭乘電車前往的。
出電車站過一高架橋前面就是大阪城公園,右側有大型運動場,左邊茂密的樹林是今天的主要目的地,希望有些吸引目光的題材可以細細玩味。
大阪城公園開設於1931年,面積一百餘公頃。種了不少景觀花木:有桃花園、梅園、櫻花園,櫻花還用心的收集了九十幾個品種,春天的花季期間應更值一遊;秋天也有紅葉的楓樹及澄黃的銀杏等鮮豔的變色植物勘值欣賞。夏天裡雖然賞花、賞葉的季節不對,走在蒼翠茂密的林蔭裡也是另一番享受。
樹林裡的地面上群群的灰椋鳥(Gray-cheecked Starling)遊蕩覓食,給清靜的晨間樹林帶來不少生動活潑的氛圍。此種鳥天氣轉冷時會千里迢迢來台灣度冬,埔里的公田溝一帶也是它們喜愛的度冬區之一。
穿過層層綠葉成蔭的樹林,來到外圍的護城河。本想找找別人記錄裡的水鴨,沒料空蕩蕩的水面只見漂浮為數不少的塑膠垃圾,一時時空錯亂,不敢相信是身在日本。這感覺有點像是逮到好學生做了壞事,既錯愕又婉惜。此時瞥見水面有飛動的影子,原來蜻蜓還不少。在沒遮蔭的大太陽下曬了40分鐘記錄了5種蜻蜓。
粗鉤春蜓(Ictinogomphus pertinx)在台灣也很普遍易見,台灣產的I. rapax腹部第8節的黑色扇狀突起較大,有些書被併入本種。在日本主要分布琉球及南部地方,近年氣候暖化有逐漸向北擴展的現象,書上如是說。
白刃蜻蜓(Orthetrum albistylum)在台灣僅見於北部少數特定水域,日本則數量甚多,與台灣產的亞種不同,腹部1~7節全白無斑紋。腹末端的則一樣都是白色,因此英名稱它White-tipped Skimmer。
猩紅蜻蜓(Crocothlemlis servilia)也是種廣泛分布的種類,是眾多紅蜻蜓之一。不知我們到日本唱的[赤とんぼ]是不是指著它。琉球及台灣的個體腹部背面有一條清晰的黑線,日本本土的族群黑線模糊暈散不明顯。另有兩種沒拍到的種類:黑翅蜻蜓(Rhyothemis fulilginosa)因不停的飛、青紋細蟌(Ischnura senegalensis)因個體太小,沒帶單眼相機無法入鏡。前者台灣數量稀少,後者是廣布種,種小名來自西非的塞內加爾,應該整個舊大陸都有分布。
大阪城位在市中心,是片廣闊的綠地,城築於上町台地北側,由護城河要爬上個長長的階梯。台階上方有個寫著[南無阿彌陀佛]的大石碑,為兩位大陸的遊客拍張合影,他也好心要為我拍張留念。
右上:由大手口進大阪城,一位白髮白鬚的熱心長者主動要為我們拍合照,手機的快門沒聲音又設定的連拍模式,他老兄連拍了17張才住手,真要大大的感謝他。右下:城內的大阪市立博物館。左圖:大阪城國外遊客甚多其中以大陸客為最。和台灣一樣陸客多的地方一定有法輪功的信徒一路跟隨宣教並痛罵共產黨,途中就見雙方爆起粗口怒目相向,置雄偉壯麗的景緻於不顧。
公園內隨景:左上:跳舞女孩銅雕。左下:大樹下一位閒適的當地居民帶麵包來餵鳥自娛,引來上百的麻雀與鴿子爭相索食,也是一付祥和安樂的美好風景。右下:路邊圍欄上的小金屬雕塑,小鳥姿態不同栩栩如生。右上:為中國與日本的和平祈願的紀念植樹,立個石碑提醒著為政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看看石碑,想想安倍硬推的新安保法,夠諷刺的。
大阪城與名古屋城、熊本城合稱為日本的三大名城。大阪城以天守閣為中心,豐臣秀吉始建於1583年,是當時的政權中心,後經德川家康擴建漸具規模。天守閣主體建於巨石堆疊的基座上,外觀有五層,內部八層,近觀金碧輝煌頗為雄偉。一旁有個典型的日式庭園,石燈、小池。有步道繞池邊,大熱天走在林蔭下時有涼風徐徐不覺暑氣逼人。小池後方坐下來用午餐還有小鳥、蜻蜓相伴。
用餐時身旁的灰黑蜻蜓(Orthetrum melania)的雄蟲,全身布滿藍灰色粉末,台灣也能見到它,只是體色偏灰白,若不是翅端黑褐色,一下還認不出來。
大太陽曬得滾燙的沙地上,小群的麻雀(Eurasian Tree Sparrow)挖個小沙坑舒服的享受牠的沙浴,有的熱得張大嘴巴,有的半瞇著眼睛一副很陶醉的模樣。麻雀除了在水裡洗澡也會利用熱沙灑佈全身以驅除身上的寄生蟲。
大阪城另一特色是綿延不絕的石頭陣,據統計整個大阪城的石垣加起來有12公里長,所有70~90公尺寬的護城河其內側都有20公尺高的石垣,左下圖。右下:天守閣後方由一排石階可俯瞰城下,最上層巨石還有槍口的設計。右上:不同平台間的巨大石牆,看這景象不由想起秘魯首都庫斯科郊區的古祭祀台也有異曲同工讓人震撼的巨石陣。
在護城河邊的樹林裡遇上一位當地的賞鳥人,脖子都掛著望遠鏡就有容易溝通的話題。據稱在大阪城賞鳥這是個青黃不接的季節,新繁殖的小鳥已離巢,而過境的鳥群也未到。他跟我唸了一長串過兩星期後會遷移經過此地的鳥名,還有冬天滿護城河的各種水鴨。只能聽聽就好,到底這次是為音樂交流而來的,看幾種普鳥解解饞而已。
數量不少的金背鳩(Oriental Turtle-Dove)很適應都市綠地,僻靜、遊人少的角落,不時可見三三兩兩在地上漫步覓食。本種在台灣的棲地偏向山區,而日本則是平地的優勢鳥種。
後方護城河的另一角落,對岸就是高高聳立的石垣。大阪在明治維新之前稱[大坂],坂字由[土反]合成,有[武士造反]之諱,因此維新之後的明治3年西元1870年統一改稱[大阪]。
在護城河邊不管面向大阪城有石垣當背景,或面向市區有聳立的大樓當背景,視野都寬闊清爽。河裡偶有水鴨優遊,這一天只見到兩種,左下排列同遊的花嘴鴨(Eastern Spot-billed Duck)及單獨岸邊覓食的紅頭潛鴨(Common Pochard)母鳥。
整個大阪城公園數量最多最聒噪的就是這種小嘴烏鴉(Carrion Crow),雖叫小嘴烏鴉可和巨嘴鴉一樣有個也算粗大的嘴喙。體型大小及呱呱叫聲也相仿,只是額頭與嘴巴差不多成一直線,不若巨嘴鴉額頭與嘴喙幾成直角。
這一天的自由行在太陽西斜時也走得精疲力盡,由同一個大阪城車站搭電車回總站。一樣在大丸百貨的地下街買些壽司、水果回旅館充晚餐。不同的季節裡大阪城公園確實值得再次造訪。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