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201405_第四度四川蒐鳥去(1)_老君山-樂山-雷波西寧-龍蒼溝

第一次到四川是07年5月跟著石頭的團,主要在阿自治州賞鳥9天,當時仍在大學念書的鳥人蓮蓬子協助帶鳥,想是賞鳥的臭味相投吧,斷斷續續的維持著書信聯絡。09年夏天前往西藏賞鳥,特別提前3天到成都,跟他跑了趟瓦屋山和雅安。這次承他熱情邀約並請了長假,專程帶兩老走遍川南及川北,只為找尋四川有記錄而我們沒見過的鳥種,是一趟名符其實量身打造的客製化賞鳥行程。

 

這趟前後17天,跑了超過4,000公里的馬拉松觀鳥,收獲非常豐富自不在話下,不過可累壞了獨力開車同時四處找鳥的小羅。回家清點了戰果,包括越四川省界由九寨溝經甘肅平縣繞到陜西洋縣找為數僅千餘隻的朱睘鳥,共記錄了222種,平均一天有一個新種。去了4次路線大部重複的四川,收獲遠超預期。

 

5/11中午11:40抵成都,不到一個小時就在四川大學的校園裡見到壯觀的炮陣,分成3~4群,上圖這炮群等過境的藍歌鴝,另一角落幾個人等高山下來的酒紅朱雀,我們則加入等候白腹短翅鴝的一群。

 

白腹短翅鴝(White-bellied Redstart)這隻鳥分布於大陸西南及北京附近,不知錯過多少次,直到2012年在四川的黃龍附近才見到未成熟的雄鳥,這次首拍無遮掩的雄鳥全身照,值得記一筆。

 

一旁的珠頸斑鳩(Spotted Dove)不但拍照的不理牠,看鳥的人也不會多看牠一眼,可牠老兄也經不起眼前一堆麵包蟲的誘惑,偷偷的吃起蟲來,書上都說鳩鴿科是素食的鳥類,這下開葷當場被拍到證據了,回去該面壁思過了。

 

在川大待不到一小時,由成都南下經眉山到樂山市,河對面有座名聞遐邇的樂山大佛,跑百餘公里路到樂山,不為觀光也不是觀鳥,是到河邊的樂山師範學院接一位川南鳥況一把罩的鳥類學者--戴波老師。

今晚要去的目的地是三小時車程外的宜賓屏山縣的老君山,上山的小路正修跨溝的涵洞,得換四輪傳動車巔了十來公里,再步行一公里才到保護區的工作站,還好路上有白腹錦雞(Lady Amherst’s Pheasant)相迎,抵消了一天的舟車勞頓。車上帶了這幾天要吃的食物及一位專用的廚師,21:30才吃到真正的晚飯。更驚奇的是睡前被敲門叫出去看四川山鷓鴣(Sichuan Partridge),最高光的目標第一天就KO了,任誰都含笑入眠。

 

老君山二捻坪工作站,坐落在保護區的山腳下;門口有制式的圖表說明,附近早期是間小廟,屋前草叢裡還躺著一尊石佛,左上為屋旁的灌叢,略帶川音的強腳樹鶯(小鶯)歌聲此起彼落,卻和台灣的表親一樣不輕易露臉。

 

在老君山住兩個晚上,一整天的賞鳥走的都是森林裡的這種陰暗小步道,因考慮體力因素沒往陡坡上爬,只走在平緩的山腳下,聽了不少熱鬧的鳴唱聲,能看到的種類並不多,這一天只加了白喉噪鶥(White-throated Laughingthrush),長相和台灣的確實有不少差別。

 

專程跟我們進來的廚師,只服務四個人看來輕鬆愉快,她倒沒閒著,除了煮飯、清掃環境、在菜地上除草還有時間作手工打毛衣。

 

很新奇的並排廁所,空間夠大可權充浴室,當地人或許習慣一起如廁順便聊聊天;這讓人想起前清名宰相范文程在公廁第一次碰到微服出巡的順治皇帝,一眼看出是個帝王之相,只因見他[尿如灑珠、糞如疊帶]的貴相。有此與帝王並排出恭的機緣讓他成為萬人之上的宰相。

 

一整天唯一拍到能辨識的白眶鶲鶯(White-spectacled Warbler),數量不少且常到下層的低枝活動,鶲鶯也是容易混淆的一群小型鳥,當地人憑聲音就能輕易鑑別。

 

第三天5/13(二)一早背著行囊往外走,岩壁上不少當地野生的一葉蘭正在開花,退休前參與好長一段時間的一葉蘭研究,事隔十幾年異地相見恍如老友重逢,歡欣親切。

 

離開老君山繞一圈山路,趕往樂山的馬邊彝族自治縣的荍(音喬壩),千里迢迢為的是那裡有難得一見的鵲色鸝。在登山路口上灰頭綠啄木(Gray-faced Woodpecker)站枯枝上相迎,這綠啄木在大陸相對容易見,不似台灣的數量少又躲躲藏藏。

 

5/13(二)上午8:30離開老君山,11:30到荍的林道口,走了一個小時在某個轉彎處聽到山頂上有鵲色鸝的叫聲,仰頭努力的找,希望看到了就下山,可它老兄不賞臉,只好坐下來休息吃點點心再繼續上路。右立者為樂山師範學院的鳥類學者戴波老師,右坐者是這趟的全程領隊蓮蓬子--小羅。

 

一路上有不少鳥出現,但多是見過多次的常見鳥大家並不太在意,黑額鳳鶥(Black-chinned Yuhina)就是其中之一。路途上唯一讓人興奮的是出現一隻褐鷹鴞,可惜舉起相機就飛了。

 

林場的道路大多可通行卡車的寬度,幾處沖蝕溝沒人修,限制了車輛的通行,寬敞的路面及林下當地農家放牧大量的牛、羊、豬及鵝,整個路面被豬群翻拱得坑坑洞洞,走起來很不平順。

 

 

爬了兩個小時的山坡路,13:30到山頂,一顆巨大的豬形石趴在路中,戴老師說他幾次都在這裡見到鵲色鸝,可現在毫無消息,失落的跌坐在大石頭上發呆,等帶奇蹟的來臨。

 

坐了一個多小時,小羅從山的另一頭狂奔過來,氣喘噓噓來通報並扛了相機繞過山頂的另一頭去,果然遠遠見鵲色鸝(Silver Oriole)靜靜的站高枝上,望遠鏡看清楚後,四人躲樹下靜靜的等候,終於有母鳥飛近,和朱鸝母鳥一樣,胸前布滿黑色縱斑。

 

前後等了約莫一小時總算等到公鳥入鏡。鵲色鸝(Silver Oriole),列名紅皮書的受脅名錄裡,繁殖於中國西南局部地區,度冬地在泰國東南及柬埔寨西部,因棲地喪失及破碎化數量日減,20多年前評估整個族群不到一萬隻,目前或只剩下一半,甚至更少。

 

再花兩個小時下山,轉往宜賓市屏山縣的新市,宜賓是個窮縣道路情況不佳沒錢維修,黃昏才趕到新市鎮,它位在金沙江的一條支流邊,隔江對面就是雲南省,支流築了大壩,舊新市鎮全沒在水裡,新的新市是個毫無規畫的雜亂小鎮。或少有遠客前來,新鎮賓館老闆第一次見到台灣人住宿,既好奇又熱情。

 

5/14(三)新市街上的早餐店,沒有素食的早點,點了碗白煮乾麵,要了些麻油淋下,一入口才知道他們的麻油是麻嘴巴的花椒油,整個行程的吃食就這碗白麵印象最為深刻。

 

再顛一段宜賓市的爛路,進入涼山彝族自治州,由西寧轉入小路,沿途風光甚佳,溪谷兩邊是怪石嶙峋的峭壁,鳥聲啾啁不停。路底是214林場,戴老師叫開了門,找鳥去了。

 

214林場鳥況甚佳,進門不遠就有白翅藍鵲(White-winged Magpie),但只在300小砲射程外的對岸大樹上,近的有小燕尾、紅尾水鴝等,峨嵋柳鶯(Emei Leaf Warbler)在林道旁的樹叢間又唱又跳的,這號小鳥沒靠戴老師聽聲音,實在搞不懂誰是誰。

 

走沒多遠這隻出色又稀有的金額雀鶥(Golden-fronted fulvetta)無意間被小羅用口哨叫出來,這是隻行蹤飄忽不定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好鳥。現在想起214林場腦子裡馬上浮現金額雀鶥。

 

繼續深入林場,為了找鳥一個閃神,座車溜進路邊滑坡,四輪傳動車也越陷越深,只有等在一旁待戴老師徒步好幾公里去救兵。

 

214林場山野到處都長了中國特有的名樹--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本種由法國傳教士大衛於19世紀末發表命名,主要分布四川南部;頭狀花序長兩片白色大苞片,大的有手掌大小,花期滿樹白花似停滿了白鴿,故英名稱它Chinese Dove Tree,盛花期附近景區也看到辦[鴿子花季]的招牌。

 

車子落難是11:30,找到辦公室正好大家的休息時間,上班了人來評估後覺得徒手無濟於事,再回頭找來大型機具,頭尾4個小時總算有驚無險的把車擺回路上。詢問是否該貼補些人力、機具或油料費用,主管豪邁的說這是它們該做的份內事。如果沒有戴老師在場,這[份內事]或許會變成[分外事],真是感恩啊!

 

無意間耽擱了四個鐘頭急急調頭趕路,路邊有鳥還是忍不住鳥人的習氣一再停車查看,在老君山沒拍到的白喉噪鶥(White-throated Laughingthrush)在這裡堵到了。牠的頭頂比背部還暗褐不若台灣的明亮棕紅色,尾下覆羽也是一片暗棕色,完全看不到白色。

 

白斑紫嘯鶇(Blue Whistling Thrush)在適當的環境是普遍的鳥種,黃昏的夕陽下也能清楚見到上半身密布的斑點,此鳥分部遍及中國東南半邊,金門、馬祖也有紀錄。

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天黑才驚覺離晚上預定的落腳地美姑縣城還有120公里的狹小山路,開始趕路又遇上濃霧間夾陣陣寒雨,幾度在叉路上猶豫,夜黑風高雨驟,完全沒有一戶人家可以詢問。近美姑成約莫還有30~40公里油表見底了,還好下坡路勉強撐到縣城,所幸10:30還找到沒關門的館子、加油站,找到旅店盥洗上床已過了午夜。

 

5/15(四)清晨兼程北上,山不高但斜風細雨,氣溫很低,土坡上的矮竹叢裡戴老師說有我們的新鳥--暗色鴉雀;雨衣、厚外套都收在大行李箱裡,迷霧細雨中下車找了好一陣子,鳥是看到了衣服也淋濕了,鳥則灰濛濛的老躲在箭竹叢裡。

 

這一路經過的是個叫[美姑大鳳頂國家級保護區]的範圍,除了路旁的標示牌,完全看不出保護區長的啥樣子。這處隘口海拔才2000公尺,已經是五月中旬了,感覺好像冬天上合歡山。

 

一路上還有歡迎遊客的中國式大型看板,看來在對的季節,好的天氣裡應該也有值得遊覽的景色。

 

一整天不管在哪都是這種[賞鳥不宜]的惡\劣天候,心目中的大目標--藍額地鴝只知道在這一帶有穩定的小族群,錯過這一段,此趟四川行就要跟牠說[下次見]了。

 

5/15(四)上午10:00再由涼山彝族自治州來到屬於樂山市的林業局太陽坪管護站,車停辦公室旁空地,往馬路對邊的林道走。這回加了外套雨衣準備跟灌叢裡害羞的鳥兒好好拚搏一下。

 

森林裡照樣是化不開的濃霧,追了幾回藍額地鴝的叫聲,有時候明明近在咫尺。三個沒見過的鳥人循著鳴唱聲躲進林子裡等了好久,牠只肯在近旁唱給你聽,就是打死不露臉,最後只好說[下次見]啦。

 

小雨中大鱗胸鷦鶥(Scaly-breasted Cupwing)也唱得很來勁,且不時跳出裸露處仰頭高歌,和台灣鷦鶥長得很相像,歌聲則聽得出來差別。

 

午後13:30結束今天的賞鳥,在太陽坪和大鱗胸鷦鶥道別續北上,這一帶屬樂山市的馬邊彝族自治縣,天氣好轉了,可見路旁的彝族村寨,淺藍色屋頂的房舍錯落散建在山坡上,別有特色。

 

彝族村落裡並無溪流或水塘,黑頭翡翠(Black-capped Kingfisher)卻等在屋角的木板條上,牠應該可以不靠魚過日子,改吃昆蟲、蜥蜴等餵飽自己。

 

午後14:30來到黑竹溝鎮才找到吃飯的地方,在四川南部豆花是非常普遍食物,通常加醬油辣椒當佐飯的菜吃,很少像我們加糖水當點心用。黑竹溝也是個旅遊景區,因常有遊客入山後迷路走失,當地人稱它是東方的[百慕達]。

 

樂山的西南部為馬邊及峨邊兩個彝族自治縣,彝族民宅多為藍頂白牆,門窗框上細緻的花紋,家家門口都清掃得乾乾淨淨,絕少看到堆積雜物的情形,看來清爽潔淨。

 

今天由涼山-樂山跑了300多公里到雅安市的滎經縣,黃昏入住龍蒼溝的虎林山莊,打算在這裡住兩晚,這一年多來因瓦屋山整修關閉,看鳥的人都到龍蒼溝來找鳥,尤其是各種鴉雀。

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