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2013冬_澳洲維多利亞省及塔斯馬尼亞島賞鳥紀行(5)_Aireys Inlet~Melbourne

11/27(三)有鳥導帶隊的澳洲本島8天賞鳥,今天是最後一天了,仍舊沿著Great Ocean Road往東到墨爾本的機場附近,維多利亞省的南部面海的幾百公里路都叫[大洋路],也是國際知名的風景線,有不少景點名勝,當然也有不少鳥,尤其墨爾本南邊的大海灣Port Phillip周邊更是水鳥的大本營,我們也在海灣西側的Geelong搜尋了大半天。

 

今天順著海灣濕地看了不少灌水鳥,使得這8天累季的鳥種數達到220種,個人也多了55種的生涯紀錄,離預期的目標有一段距離,這就是賞鳥,能看到多少完全無法預料。這一趟2600公里的長征也為四處追鳥的旅程增添不少新鮮美好的回憶。

 

一 早在Airyes Inlet附近的沼澤逛了一圈,天色有點灰,空氣有些涼,環境清幽走起來很舒服,只是盡是些白骨頂、太平洋黑鴨、紫水雞等普鳥,沒太吸引人。

 

這是另一個方向看到的海灣,和天氣相同一派的冷清,看這種環境可以想見在候鳥集結的高峰期,應該有甚為可觀的大鳥群。

 

海邊沒鳥往高地走,這是今早第一種開拍的鳥歌吸蜜鳥(Singing Honeyeater),其實是瞥見幾隻Blue-winged Parrot才追到Screnity Aireys Inlet這個小山頭。

 

鸚鵡沒再出現,Simon沒精打采的扛著單筒由山頭走下海灣,對面就是Aireys Inlet另一區的聚落。

 

在澳洲包括塔斯馬尼亞20天的行程中,唯一見到最離譜的爛路,坐在車上比騎在馬上還顛,早晨的斜陽,讓坑洞看來有些節奏感,也是難得的一景。

 

在附近的Fairhaven一片斜坡的Heathland,想繼續找藍翅鸚鵡(Blue-winged Parrot),樹上先飛來一群黑鳳頭鸚鵡(Yellow-tailed Black Cockatoo),這次總算很清楚的見到牠的黃色尾羽了;藍翅鸚鵡也在附近低草裡,看得到拍不到。

 

這片低草地的Heathland中間有舊路的痕跡,再堆過土堆,又長滿刺人的硬草,還沒吃早餐走起來挺累人的。

 

今天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田刺鶯(Striated Fieldwren)在一株高草上,翹著尾羽,興奮的唱著並不特別短歌,一身粗縱斑隱身亂草裡,不出聲還真不容易找到。

 

07:46加了兩個新鳥Blue-winged Parrot及Striated Fieldwren以後,買早點填飽肚子,繼續往海邊灌水鳥去。

 

這處沙灘叫Roadknight,有形狀奇特的海蝕怪石;另一小片灘地用繩子框起,寫著黑頭鴴繁殖地請勿進入;還有比基尼少女在沙灘上散步,當然也有好鳥。

 

黑頭鴴(Hooded Plover)是受脅等級的稀有特有種,昨天經過Apolo Bay時遠遠的看過牠的身影,今天在Roadknight灘上順著光,牠還讓人拍近照,雖然神情有些緊張,隨時準備逃離的樣子。這些稀有鳥種受到研究人員的密切關注,好幾隻都帶著腳環。

 

同樣地方的礁岩,白臉鷺(White-faced Heron)也是在300鏡頭快爆框了才姍姍飛離,這處棲地或許少有人來干擾,鳥似乎都不太怕人。在這裡還再為Trip List加了紅胸濱鷸翻石鷸兩種台灣也常見的水鳥。

 

稍往內陸的Anglesea Special Heathland,田刺鶯再度現身,外加這種帚尾鷯鶯(Southern Emuwren)這一屬3種尾巴都只有散散的6根毛,真像把用舊了的長掃帚。

 

越過一段Geelong海灣,來到Lara一處濕地旁,有不少常見水鳥,草地上兩隻澳洲灰雁(Cape Barren Goose),嘴喙長得很怪異,走路時也可見到橘紅的腳和黑黑的腳掌,活像穿雙黑襪子。

 

過了中午來到Serendip Sanctuary,是個傷鳥救護中心,還沒進門,高大的桉樹上有小群鸚鵡,或許天氣太熱這隻紫頂鸚鵡(Purple-crowned Lorikeet)呆坐細枝上,入定似的一動也不動,我們離開前牠仍紋風不動。

 

Serendip Sanctuary是個傷鳥的中途之家也是個教育中心,設有相當完善的教學解說設施,中午的大太陽,大家都找樹蔭躲著,無心仔細參觀。

 

另一開花的桉樹上,小群吃花蜜和花粉的姬鸚鵡(Little Lorikeet)倒掛枝頭上,逐一尋找花朵大快朵頤。

 

長長的賞鳥牆把人封在走道裡面,外面是個窪地,應該是季節性的濕地,這個時節完全乾涸,一點鳥影子都找不到。

 

休養中的傷鳥自左上順時針分別為大草鴞(Masked Owl)、鵲雁(Magpie Goose)、澳洲鶴(Brolga)、鴯鶓(Emu)。

 

另一批籠中鳥茶色蟆口鴟(Tawny Frogmouth)、澳洲鴇(Australian Bustard)、彩三趾鶉(Painted Button-quail)、長尾石鴴(Bush Stone-curlew)。三趾鶉跑得很快,可能誤闖籠子不像隻傷鳥。

 

午後兩點找到家Subway,大家都點捲餅,一塊大麵皮,內容要包甚麼料自己選,隨個人口味吃起來簡單方便。

 

上車後捲餅還沒吃完,停在Point Wilson Road這處牧場邊,Simon拿單筒很用力的往遠方的草地上找,果然為所有的人加個新種,三色麥雞(Banded Plover)一群19隻,看是看清了,相機則完全派不上用場。

 

剩下的幾個鐘頭全留在Port Phillip大海灣的西側,通稱為Geelong的大片內海的濕地,這裡分許多區,像這個The Spit State Nature Reserve,大門是上鎖的,Simon對這一帶熟門熟路的,身上有鎖匙,可隨時進出。

 

<

看不到邊的大溼地,找對地方鳥確實不少,只是在水鳥中要找到幾個新種,就不一定有機會,Simon號稱找對地方等,有看到秧雞的機會,就找地方等吧!

 

沒新鳥閒著也是閒著,有鳥就隨興拍拍,回台灣後,這些鳥是再甚麼樣也找不到的。澳洲白[](Australian Ibis)。

 

澳洲琵鷺(Royal Spoonbill)這兩種以澳洲為名的大型白鳥,其實都不是澳洲的特有種,中文名稱不知如何安上去的,有點混淆視聽。

 

意料之外的加個新種紅頂鴴(Red-capped Plover),圖鑑上說牠是澳洲的Breeding Endemic,但非繁殖期似乎也沒離開澳洲,分布整個周邊海岸及內陸濕地。

 

隨處可見的黑天鵝(Black Swan)初級飛羽及部分次級飛羽白色,飛起來黑白分明,比在水裡優游更顯眼。

 

黃嘴琵鷺(Yellow-billed Spoonbill)只最後這兩天在大洋路記錄到,全世界6種琵鷺中唯一嘴巴黃色的種類。

 

在一片紅樹林的泥灘地,靜靜的在車上等秧雞,先出來兩次台灣也有記錄的小田雞(Baillon’s Crake)暖暖場子,接著斑田雞(Australian Crake)才正式出場,人一下車牠馬上躲進紅樹深處,跟牠玩了超過半個鐘頭,全體看飽了才離開。

 

澳洲鶴(Brolga)在這一帶還算常見,隨手拍拍,回來才發現左邊兩隻小不點是分布華來士線東邊的澳洲長腳鷸(Pied Stilt)鳥書上還把牠跟台灣的高腳鷸混在一起。

 

鹽灘地上耐乾耐鹹的番杏科小草,開出一片讓人驚艷的粉紅色花朵,花徑近5公分,大面積舖陳開來,再無感的人都會停下腳步,細細欣賞。

 

離開前大群的水禽漫天飛舞,似跟遠道來的鳥人們道別,看最後一眼的維多利亞鳥群,就是如此的豐饒精采,或許哪一天機緣成熟再度造訪。

 

太陽還高掛在天邊的下午19:00,Simon送我們到墨爾本機場附近的Airport Tourist Village,一起合照後結束這一趟吃多睡少,辛苦又愉快的維多利亞賞鳥,人人手上拿著瓶鳥導送的桉油,這味道要讓大家常常想起維多利亞,阿國又當攝影師漏在鏡頭外。接下來挑戰塔斯馬尼亞的自助賞鳥,也有12個特有種的期待。

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