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201210_Madagascar 奇妙的自然遊歷_(7)奇特的針刺疏林Ifaty

南迴歸線正跨越馬達加斯加的南邊,和所有馬緯度無風帶的沙漠氣候相比,這裡的乾旱本不足奇,值得說的因為她位在整個演化異數的馬島上,造就了生態基礎的植物相在全球是絕無僅有的。論生物多樣性當然不及雨林,就特殊性言則值得大書特書,因此前來馬島的生態旅遊者,Ifaty也是必訪的重點之一。

 

第二次來到這個半沙漠地區,雖然只新增了兩種不奇眼的鳥紀錄,卻有另一件沒料到的事情是居然遇上14年前老鳥導,交談之下大家都還有當年的印象,這感覺像在塵封多年的櫃子裡翻到寶一樣的訝異興奮。世界雖大賞鳥圈就這麼一點點。

 

Ifaty是馬島西南部又偏遠又貧窮的小村莊,土地上幾乎長不出任何莊稼,大多數人靠海為生,由於環境、生物特殊,吸引來不少生態旅遊的國際觀光客,販售土產和簡單手工藝品也是另一種營生,同時也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導覽人員。

 

10月15日清早,一群台灣鳥人離開村莊往遠處的針刺疏林賞鳥去。

 

一向行跡鬼祟的馬島小鴉鵑(Madagascar Coucal)不經意的現身在村旁的灌叢邊,逆著光也難得有全身照。

 

Ifaty的Spine Forest裡最多也長得最高大的龍樹科植物(本科為馬島特有科,共4屬11種,台灣的多肉植物市場可見到少數幾種)Alluaudiopsis sp. 右上小圖右側是密集著生在幹上淡色的花朵。

 

長尾地三寶鳥(Long-tailed Ground-Roller)是這裡的重點鳥種,只局部生存於馬島西南部的小範圍裡,分布區內不算稀有,可惜這張圖沒拍到牠的特徵--和身體一樣長的長尾巴。

 

凱瑞藪鶯(Thamnornis )也是只分布於西南部半沙漠地帶的種類,費了一番功夫才聽聲辨位找到牠,是個人在Ifaty增加的兩個新鳥種之一。

 

綠頂馬島鵑(Green-capped Coua)靈活的穿梭於長滿長刺的刺戟上。本種(其實牠的頭頂並不綠)有些分類學者把牠當成紅頂馬島鵑(Red-capped Coua)的亞種。

 

灰頭牡丹鸚鵡(Grey-headed Lovebird)是全島低海拔地區普遍的種類,雨林及乾旱環境都容易找到牠的蹤跡,站在尖刺上也悠然自得。

 

黑鉤嘴鵙(Chabert Vanga)是Vanga科中最普遍的一種,此行賞鳥20天有一半的天數有紀錄,只是這裡樹不高容易仔細看清楚。

 

拉氏厚嘴鵙(Lafresnaye's Vanga)這隻雄鳥正伏窩於巢中,找到這巢是循著一個日本研究人員架設的攝影機方向才在樹叉上見到空巢,等了十幾分鐘終見親鳥返巢。

 

阿氏牛頓鶯(Archbold's Newtonia)是今早最後一種目標鳥,也只出現在這種環境,腳上掛了紅綠兩種色環,據說也有日本學者在此做研究,個人在Ifaty的另一個新鳥種。

 

5:30出門,才上午9:00在鳥導Mosa家族的第三代(後排膚色黝黑者)有效的帶領下,這裡想要的鳥全找齊了,太陽也展現威力該休息了,大夥心情愉快滿足的在此猢猻樹(Adansosnia rubrostip)前合影,慶賀Ifaty的大豐收。

 

早早回旅館休息,有人浮潛去,有人逛小市集去,海邊賣染布的攤子兼營馬殺雞,王新任兄還真去躺在檯子上享受一番。本想下水游游泳,正好遇上大退潮,往海灘走了一大段路,水才到小腿肚,乾脆回房休息。

 

天空幾乎無所不在的馬島隼(Madagascar Kestrel)也沒休息正盤旋覓食。

 

下午依例15:00出門,回頭往南開了一小時的車,在馬島最乾旱的區塊裡竟然出現一片濕地,雖然水域面積不大,也長了成片的水生植物,也棲息了鴨子、鷺、秧雞、高腳鷸等水鳥。Fano一心想找小田雞(Baillon’s Crake),此鳥台灣也偶而可見,又不容易找,大家顯得興趣缺缺。

 

非洲白頸鴉(Pied Crow)也是隨處可見的普遍鳥種,在馬島沒有禿鷲,白頸鴉就填補了牠的生態地位,擔任食腐者的清道夫角色。

 

結束了這個叫Belalanda Lake的濕地賞鳥,算是結束了Ifaty的行程,在這次的鳥導Mosa family的住家前留個紀念。14年前來此,由左下圖的Mosa帶隊,因沒找到大目標鳥長尾地三寶鳥(Long-tailed Ground-Roller)而把他老爸請出來,兩人嚷嚷爭辯一番才依鳥腳印找到;今年再訪Ifaty,老的(當地第一位鳥導)已退休,由23歲第三代帶隊,有鳥家庭的血源,功夫也是一把罩,還記了一堆老一輩的人做不到的拉丁學名。

 

左下和右上圖是小Mosa 1998年去的時候他才9歲,見到物換星移世代更迭現象,老人家感觸良深,心中想起了前人的一首詩句:14年前   雲形也是這樣舒卷   雲色也是這樣光鮮

                                                               也是飄過這樣的山林   也是掠過這樣的藍天

                                                 而迎面走來的   卻不是舊時容顏

                                                 而我怯於回首   回首如夢   一夢14年

再想想14年後,我這老鳥人   或許早已歸塵土   或許窩居養老院   或許拄杖尚追鳥

 

10月16日返回Tulear前順道再訪Belalanda Lake,只想去灌點水鳥,Fano帶的上一團全程有178種紀錄,而目前我們只記錄了140餘種,可想見他壓力不小。上圖是濕地裡遠遠拍到的馬島翠鳥(Malagasy Kingfisher)。

 

通常害羞隱匿的小葦鷺(Little Bittern)竟然在結束賞鳥上車前,在車旁好奇的張望這群遠道來的稀有鳥人。

 

當日上午9:00在Tulear的渡口搭船出海,沒有碼頭設施,牛車充當活動碼頭,分批拉到水深及腰的快艇邊,有趣又新鮮的上船新經驗。

 

提起瘤牛(Zebu)當地導遊也號稱是馬島的五大特色之一,與生活、文化、習俗等關係密切。其實據考證此牛源於印度,是適應乾熱氣候的牛種,肩上拱起的大瘤,和駱駝的駝峰外觀功能類似,足以耐旱;而頸下垂著大片的肉垂,則是在高溫環境裡有效散熱的適應演化。厲害的是牠還能下海拖車載客。

 

出海的目的地是一個叫Nosy Ve的無人小島,因潮水時間不對,先往本島的小漁村Anakao下行李並到旅館Check in,此處沒牛車,大家踩著細細的白沙藍藍的海水登陸,度假的心情油然而生。

 

Anakao的旅館連接各房間的通道,厚軟潔淨的細沙,路緣砌石後方種著各式的沙漠植物,光腳丫走在上頭超有fu的,這名叫HOTEL SAFARI VEZO的旅店由一法國人經營,與隔鄰的當地村落風格大不相同。

 

客房的裡裡外外都告訴我們這是個悠閒度假的好地方,只缺足夠的水電供應,左上的桌上備有蠟燭,左下的浴室裡放了兩大桶淡水供淋浴。

待續......

相關聯結:

201210_madagascar 奇妙的自然遊歷_(1)首府Antatanarivo

201210_madagascar 奇妙的自然遊歷_(2)西北部的Ampijoroa之一

201210_madagascar 奇妙的自然遊歷_(3)西北部的Ampijoroa to Majunga

201210_madagascar 奇妙的自然遊歷_(4)Anjozorobe雨林

201210_madagascar 奇妙的自然遊歷_(5)中部雨林的賞鳥重鎮Perinet

201210_madagascar 奇妙的自然遊歷_(6)西南部的半沙漠地區-Tulear

201210_madagascar 奇妙的自然遊歷_(8)西南角Tulear出海賞鳥

201210_madagascar 奇妙的自然遊歷_(9)馬島賞鳥的終點站Ranomafana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