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201104_迦納賞鳥(6)

迦納賞鳥行由南部的幾內亞灣沿海一路往北,最後到達接近鄰近我們的邦交國布吉納法索附近,通稱Bolgatanga地區,越靠北邊氣候越乾燥,天氣越熱,鳥導預告過好多次,到Bolgatanga地區賞鳥,當由冷氣車出來會像跳進火爐一樣的感覺,非常非常非常的熱,結果真是老天保佑,在北邊的那兩天,天色始終陰陰的,偶而飄點落到地面就乾掉的小雨,運氣和鳥運一樣好。

 

在迦納的國境北部停留了兩天,正常情況下是又乾又熱的環境,但其間有水庫、溪流及小型的濕地,總的來說鳥況還是不差,短短的時間也記錄了近六十種,個人有八個新種入袋。

 

4/12清晨 06:25到達Tono 水庫,原被告知會酷熱的地方,居然得穿上夾克禦寒,水庫面積廣大,用單筒可在遠遠的水面上找到瘤鴨(Knob-billed Duck)、長尾鸕鷀(Longtailed Cormorant)及天空飛的非洲棕雨燕(African Palm Swift)等普通種類。

 

水壩附近是大片的疏林草原,當地的村婦和鳥一樣早起,人人頭頂著大盆及水桶,到水庫邊洗衣兼取水。

 

輝椋鳥屬是非洲特有屬共有21種,大都有漂亮的藍色光澤,本種是長尾輝椋鳥(Long-tailed Glossy Starling)有著特長的尾羽。

 

林戴勝科是非洲的特有科,共2屬8種,本種黑彎嘴戴勝(Black Scimitarbill),一身漆黑,僅飛行時翼上有明顯白斑,分布頗廣,在撒哈拉以南從西非到東非均有牠的蹤跡。

 

大嘴巴的犀鳥只分布在舊大陸熱帶,而彎嘴犀鳥這屬有15種僅產於非洲,本種紅嘴彎嘴犀鳥(Red-billed Hornbill)是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種。

 

蜂虎科是一群羽色艷麗,空中捕食的中小型鳥,共有26種,非洲的多樣性最高有19種,小蜂虎(Little Bee-eater)大小與麻雀相當,在空曠地區普遍易見。

 

在大片的疏林草原間有一條長長的小濕地,在乾旱的大環境下特別顯得綠意盎然,有些種類的小鳥就棲息在水邊的草叢裡。圖中樹葉濃密的大樹是芒果樹,結實纍纍,地上就可以撿拾風味絕佳的芒果。

 

黑腰梅花雀(Black-rumped Waxbill)成群在濕地的高草叢間活動,這類紅臉的梅花雀模樣可愛,常被當籠鳥飼養,台灣就有牠的近親--橙頰梅花雀逸出在野地成功繁殖。

 

鴉鵑是杜鵑科內的大屬有28種之多,塞內加爾鴉鵑(Senegal Coucal)是台灣的小鴉鵑(番鵑)的近親,習性上卻大方許多,常在空地上渡步,不會行蹤神祕的躲躲藏藏。

 

黃嘴鵲鵙(Yellow-billed Shrike)在伯勞科裡是尾巴特長的異類,故被冠上[鵲]字,在西非數量不少,也常站在枯枝上搜尋昆蟲等獵物。

 

當地人撿了一整拖車的芒果準備送市場賣去,這個品種的芒果,香氣、甜度都超讚,只是纖維多,沒多少果肉,我們也撿了一些,吃得滿手滿臉黏答答的,餘味無窮。

 

這是木棉科的猢猻樹,在乾旱的大地上為了保命,樹幹長得非常粗壯,可以儲藏不少水分,得以度過沒雨水的季節。

 

這幾位小朋友拿著大大的瓢盆裝了一些芒果,從幾百公尺外追過來找我們,用生澀的英文說要送給我們吃,一時大受感動,不但沒拿芒果還回送給她們一些餅乾及零食。

 

當地的鳥導幫忙扛著單筒,沒鳥可看的時候,一高興起來常會扮些鬼怪姿勢逗大家發笑。

這個午後由Bolgatanga往北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到達迦納與布吉納法索邊界的White Volta,目標是找尋特殊的埃及燕鴴。

 

抵達現場後由當地的守護人員帶領前往經常出現的河段搜尋,毫無例外的跟來一大票看熱鬧的人群。

 

找到目標後,為了留下較清楚的影像,直接下到五六公尺下方的水邊拍照。

 

埃及燕鴴(Egyptian Plover)常在生態影片裡見牠在鱷魚張開的大嘴裡,挑食牙縫裡的肉碎而廣為人知,一百多年前在埃及的尼羅河流域數量普遍而得此名,二十世紀初在撒哈拉以北的埃及已經絕跡。

 

斑魚狗(Pied Kingfisher)也在同一條河裡討生活,在水面上定點找到目標後,會直衝入水裡叼起小魚。

 

河岸邊沙地上一群幸福的孩子,每個人手上都有糖吃,同時露出滿足愉快的笑容。

 

那個地區有許多超大的芒果樹,掛滿了黃橙橙的果實,大熱天裡也是好的遮蔭樹,在樹下小憩,可以聞到甜美的香氣。

 

錘頭鸛(Hamerkop)長副奇特的模樣,專在水邊上渾水摸魚,這是非洲特有的種類,本科僅此一種。

 

到河邊洗衣洗澡是她們重要的日常活動,黃昏一群梳洗完畢的人群,清清爽爽的走在歸途中。

 

4/12天黑前進到另一村落,又遇全村的小朋友都出來迎接的場面,好像聽到[XX爺爺您終於來了]。

 

下了車人圍得更近,大大小小的人們都一副專注的眼神,好像即將有好戲上場的樣子。

 

小小孩皮膚黑得發亮,領隊桂香忍不住抱一個來比比自己有多白皙粉嫩。

 

這個場景跟萬華的華西街類似,兩個人正處理一條一米多長的蛇,準備加菜,看牠們宰殺剝皮的方式,應該來台北學學更俐落的手法。

 

特別進這個村莊的唯一目的是來拜訪大樹上集群築巢的牛文鳥,這種群巢約有一米直徑,通常有十來對鳥築在一起。

 

築巢的大樹就在住屋旁,Christain也拿著相機一直繞著樹找不到好角度。

 

織雀科是非洲的大科,百餘種中只有兩種分布到印度及中南半島,而白嘴牛文鳥(White-billed Buffalo Weaver)屬其中特異的一個亞科,雄鳥在下腹部長有類似哺乳類陰莖的構造,還會有彭大縮小的功能,但與生殖無關,在鳥類世界裡確是異數。

 

天乾物燥草地上大片的野火肆虐,燒過以後下一季的野草應該可以長得更茂盛。

 

4/13清早離開北部地區一路回程往迦納南部,這個多岩石的地區叫Tongo Hill,天然的巨大岩石堆疊成造型奇特的山丘,兩個禮拜來在迦納這個平坦的國度裡,第一次見到可稱為天然美景的地方。

 

看來了無生機的石頭山,也有居民住此,房舍就隱身的石頭堆間,完全融入背景裡頭,走近了才察覺居然是住家。在此找到幾種棲息於這種環境的小鳥,如Cinnamon-breasted Rock Bunting、Rock-loving Cisticola及Mocking Cliff-chat等,但都不容易拍到清晰的照片。

 

西非灰蕉鵑(Western Plantaineater)在那個環境是個大塊頭。蕉鵑也是非洲的特有科,大多稱為Turoca的都有鮮麗的羽色,而Plantaineater則僅為灰黑的單調色澤。

 

回Kumasi的半路上,在一處平坦的濕地邊,找到幾種小型的好鳥,如黑頷鶉雀(Black-faced Quail finch)、銀嘴文鳥(African Silverbill)及橙腹梅花雀(Zebra Waxbill)等,僅拍到這種聊作紀念。

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