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20191031~1127_隨鳥漫遊巴西東北_(9)尾聲-洛杉磯短暫逗留

花了整整三個禮拜隨鳥漫遊在遙遠的巴西東北部。回來耗又了好長時間整理照片,回憶過程的點點滴滴。最終因新冠肺炎取消雲南賞鳥行,宅在家的時間才告一段落。老婆提醒部落格的結尾-巴西聖保羅,還遠在地球的另一端,怎麼行程就結束了。長途飛行在洛杉磯還過了兩個晚上。拜訪親友之餘還找了兩個地方賞鳥。記錄了些不一樣的北美西岸鳥種。

每次在洛杉磯轉機,理所當然的落腳點就是離機場不遠的老婆弟弟家。這次也不例外。另約了園藝系同學來家裡見面並接往她坐落在Irvine的家裡,約到另兩位同學來個同學小聚。畢業50餘年能在南加州聚首話家常,也是種難得的快樂時光。



11/23(六)內弟在洛杉磯的住家,印象中每次在洛杉磯的轉機時間都較長,必定來見面聊聊。吃頓金門口味的美食、沖個熱水澡,甚至補補眠調整一下時差。世界上沒有哪個一流機場有如此豪奢的貴賓室。社區的路旁和庭院還能見到多種美國西部的鳥類。真是完美的幸福。



由吳美麗同學接往Irvine她家路上隨景。Irvine在洛杉磯南邊約一小時車程,是個嶄新的市鎮,住著不少東方來的移民。



吳美麗另邀約了住附近的徐明緣同學(左一)及聖地牙哥開一個多小時車趕來的夏宇光同學(右一)。她十月份曾回台北,機緣不湊巧沒見到面,到加州補了回來。



兩人帶了自己手做的蛋糕,自家種的水果,讓這個微型同學會顯得豐盛有趣。



聊得不過癮,晚上續攤到附近的上海小館繼續開講。50幾年前的同窗趣聞,一件件被翻出來重新溫習了一遍。



11/24(日)清晨起來,吳美麗還在準備早點,後院鄰家的屋角上的美洲家朱雀(House Finch)先出來打個照面。



黑菲比霸鶲(Black Phoebe)也來同樣的角落,像是不錯的表演台,待的時間長些,肯定有更多的角色現身。



牆外的細枝上紅喉蜂鳥(Anna's Hummingbird)隔幾分鐘就回來休息。這位同學不看鳥,只知道後院常有鳥來訪。



盡人皆知台灣來的這兩個老同學賞鳥成癡。難得來一趟,只能安排到不遠的New Port,愛看你們就自己看吧!邊走邊聊天,一個半小時走不到兩公里,不專心的隨便看也記錄了26種。以下是隨手拍的記錄照。姬濱鷸(Least Sandpiper)(左上)。雲石謄鷸(Marbled Godwit)(右上)。半蹼白翅鷸(Willet)(右下)。雙領鴴(Killdeer)(左下)。



站正當中的是當地最常見的環嘴鷗(Ring-billed Gull),嘴喙有一圈黑色環而來的名字。



海灣邊的陸地上也有小鳥活動。灰藍蚋鶯(Blue-gray Gnatcatcher)(右上)。加州啄木(Nuttall's Woodpecker)(右下)。塞氏菲比霸鶲(Say's Phoebe)(左下)。歌帶鵐(Song Sparrow)(左上)。附近有幾種難搞的Sparrow,還好遇上奧杜邦的定期賞鳥活動,問了領隊才確定鳥種。



這位老同學雖不曾賞鳥,老公健在的時候來這裡玩過。遇過不少人來此賞鳥。鳥人來了才知道帶到這裡走走。是不錯的鳥地方。鳥人們在LA轉機時間長的話,這裡是選擇之一。



巨頭鵲鴨(Bufflehead)(右上)在老遠的水域裡悠游,白頭的特徵非常顯眼。尖尾鴨(Northrn Pintail)(左上)台灣也常見的冬候鳥。美洲瓣蹼雞(Amerecan Coot)(左下)白骨頂的美洲版,額頭上多了紅點。小藍鷺(Little Blue Heron)(右下)本不該在西岸出現的種類,奧杜邦的鳥人見我們身上帶著望遠鏡,趕緊指給我們看。這是隻一身白的亞成鳥,沒人講還真不敢認牠。ebird記錄上還要求說明。



魚鷹(Osprey)是全球分佈最廣的猛禽之一,大型水域很容易找到牠。



紅尾鵟(Red-tailed Hawk)在北美、中美洲也是最常見的猛禽。



11/25(一)為了晚上搭機返台方便,11/24晚上回內弟家住。一早也在社區附近走走,老婆也順便記一筆ebird。路旁這株高大的椰子樹,基部包了一株鵝掌柴(Schefflera sp.),長相奇特留張紀念。加州湛藍的天色和清新的空氣,是回台灣後一直很懷念的場景。



鳥人來了,再怎麼安排都往有鳥的地方去。這裡是LA北邊的一處潟湖Malibu Lagoon。是很容易見到鳥群的好所在。左圖:請遊人為主、客留一張合照,那個沙灘陽光和熙海風習習。光散散步也是個很舒服的地方。右圖:水陸交界處不少大大小小的鳥族也享受著這寧靜美好的一方天地。



環頸潛鴨(Ring-necked Duck)(左上)當地常見的鴨種,今年冬天宜蘭來了一隻,引起不少追鳥族的注意。棕硬尾鴨(Ruddy Duck)的母鳥(左下)。紅胸秋沙(Red-breasted Merganser)(右下)。美洲潛鴨(Redhead)(右上)。



潟湖裡成群結隊捕魚的雙冠鸕鶿(Double-crested Cormorant),吃飽了上岸休息,也消化一下一肚子的漁獲。



角鷿鷈(Horned Grebe)有新大陸與舊大陸兩個亞種,這是北美的亞種。



西鷿鷈(Wester Grebe)是北美西岸常見的兩種鷿鷈之一。



長鏡頭裡潟湖後方山坡上的大型建築。不知是公部門單位或富人的莊園。在基本禿黃的背景裡非常顯眼。



台灣海邊也常見的灰斑鴴(Black-bellied Plover),在太平洋的彼岸也是常見冬候鳥。



半蹼濱鷸(Semipalmated Sandpiper)(右上)。翻石鷸(Rudy Turnstone)(右下)。姬濱鷸(Least Sandpiper)(左下)。三趾濱鷸(Sanderling)(左上)。除了第一種,台灣都有機會見到。



加州鷗(California Gull)(右上)。希曼氏鷗(Heermann's Gull)(右下)。西方鷗(Western Gull)(左下)。銀鷗(Herring Gull)(左上)。當地的大型海鷗種類和數量都不少,只認出這幾種,還不一定能正確的認對種類。



好幾年才來一趟美國,適當的角落總要留下一點紀念。右下圖肯定是拍到甚麼認不出的鳥,很認真的對著圖鑑。



大尾擬八哥(Great-tailed Grackle)在美國南部到中美洲是超級普遍的鳥種。



大尾擬八哥(Great-tailed Grackle)公鳥一身黑亮且拖個感覺有點礙事的大尾巴。



褐鵜鶘(Brown Pelican)這大傢伙在美洲的海邊常成群結隊的追捕魚群。



留 一張Malibu Lagoon隨處都有鳥可看的證據,長時間的 LA轉機,這裡也是可以考慮解解鳥饞的理想地方。



沙灘上的半蹼鴴(Semipalmated Plover)美洲版的小環頸鴴。



雙冠鸕鶿(Double-crested Cormorant)站浮木上,好像正接受校閱,整齊的列隊。



雲石謄鷸(Marbled Godwit)(右下)。大白鷺(Great Egret)(左下)。雪鷺(Snowy Egret)(左上)。小綠鷺(Green Heron)(右上)。



看過鳥,吃飽、睡足,前往機場返台前再留張照片,下次見面不知要何年何月了。



內弟的大小姐,讀完學位現服務於洛杉磯政府的自來水部門,陪兩老過著自在的生活。



11/26(二)原訂11/25半夜起飛的航班,延了三十幾分鐘拖過子夜。原來時差加飛行時間超過24小時,勢必空掉一天不能有ebird的連續記錄。這下趕緊在飛機上記一筆11/26日的零記錄ebird填補空檔。真正結束了[隨鳥漫遊巴西東北]的整個行程直飛回台灣溫暖的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