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201205_四川賞鳥行_ (2) 九寨溝

小學時代地理課本裡的四川與現在差異甚大,東邊少了一大塊重慶市,而西邊金沙江以東,的舊西康省則畫入四川省,面積有48.5萬平方公里,僅次於新疆、西藏、內蒙及青海,是中國的第五大省,省會成都約在四川省的中央偏東。

 

此行主要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部,臥龍位在阿壩州的東南部離成都市較近,九寨溝則位在阿壩州東北接近甘肅省,5/24由臥龍直奔九寨溝距離約450公里,路程花了12個小時。早上8:00出發,晚上20:00才抵達九寨溝。

 

離開臥龍,再由進來時的坑坑疤疤爛路顛到映秀,一路往北塞塞停停,還沒到汶川的綿虒(音絲)已是午飯時間,綿虒街上盡是豆腐店,車上即可嗅到豆腐的香味,感覺好像到了深坑。滿桌的豆腐料理更讓我這個素食者食指大動。

 

遊客停車的廣場附近,擺滿了賣水果的攤販,主要是當地的產品,數量最多的是小櫻桃,雖個頭小但甜美多汁,缺點是不耐貯運,只能現場吃;另有引進的櫻桃他們稱[車梨子],應是英文直接翻來的;其他有枇杷、核桃...等都是當季的農產。

 

附近鄉鎮也曾嚴重毀於地震,復建後已是煥然一新的模樣。

 

05年大地震震央的汶川縣城,現在沿著閩江邊已是高樓鱗次櫛比,看來比地震前繁華許多,外地人完全想像不到地震後的悽慘狀況。

 

國道213是阿壩州的幹道,交通負荷很重,三不五時塞塞車是常態,停久了大夥下車伸伸腿,我們也下車看一些普鳥,給這趟旅行加一點鳥種紀錄。

 

特選的全白氂牛栓在路邊供遊人騎乘拍照,氂牛刻意裝扮過,一旁的水桶、掃帚、竹簍卻東歪西倒,畫面很不協調。

 

松潘縣的川主寺是往若爾蓋和九寨溝的分叉點,特別停車是據說附近常有渡鴉出現。

 

川主寺的街道上掛滿了松潘縣的知名旅遊景點廣告,黃龍對台灣遊客較熟悉,遊九寨溝的人通常會順道遊黃龍。

 

也在附近的牟尼溝大家相對陌生,遊客不多環境與九寨溝相仿,是我們此行賞鳥的重點之一,鳥導風聞鳥況應該不差,但誰也說不準。

 

天色將暗前經過岷江源,天冷、風大又肚子餓,拍張照片即躲回車上;岷江發源於松潘與九寨溝兩縣交界的岷山,較特別的是源頭為一大片的沼澤濕地。  這一路經過不少景點都因時間倉促而不能停留。

 

晚上8點總算趕到九寨溝的國旅大酒店,外觀還算氣派,但跟周遭不知凡幾的超級豪華渡假村相比,則略顯寒酸。

 

酒店接待廳也算寬敞明亮,但進了餐廳,馬上體驗到印象中,共產黨那種吃大鍋飯的服務態度,八點多已沒多少客人了還得一陣好等、同樣的菜色出兩份也不能換,天冷菜冷飯冷只好乖乖的吃,第二天晚餐我們的石領隊受不了,吃麥當勞去啦。

 

九寨溝是大陸官方非常用心經營的樣板之一,大門外芳草如茵、花木扶疏。

 

每天入園人數不知幾萬,在前庭等拿票的人潮真是摩肩接踵,不知語言或裝備引人注目,一名身著傳統服裝的藏民好奇的前來搭訕。

 

辦公室前的階梯,欄杆也砌成別緻的藏寨方式,忍不住拿出相機拍照留念。

入園的人全得搭乘園方的擺渡車,排在長長的人龍裡,正擔心這等人潮如何消化,約十來分鐘在混亂中也上車出發了,意外體驗到大陸也有效率好的一面。擺渡車只在指定地點上下遊客,這意味著必須與吵雜的人群一起賞鳥。

 

車搭到底叫原始森林的終點站,躲入行人較少的步道,這片雲杉林兩周前[小羅]曾拍到清晰的四川林鴞(Sichuan Wood Owl),心中不免肖想一番。

 

貓頭鷹機會渺茫,小鳥可不少,比氏鶲鶯(Bianchi’s Warbler)在林間跳躍高歌。

 

幾乎是無所不在的烏嘴柳鶯(Large-billed Leaf Warbler),歌聲特別,想忽略過牠都不太可能。

 

半路上與三位相約的園區工作人員會合,他們剛開始賞鳥,興致高昂。圖中大家正仰望著樹頂尖上小小的黃雀。右一名叫張語克的能說閩南語,右二是杜杰專長是植物。

 

沒鳥的空檔與另一位李建瑜先生合影。

 

步道上高山旋木雀(Bar-tailed Treecreeper)還不難見到,要有清晰的照片得碰運氣了。

 

粉紅胸鷚(Rosy Pipit)在濕地的乾草堆上打盹,任你怎麼拍牠不動如山。

 

斑胸短翅鶯(Spotted Bush Warbler)是隱密性很高的鳥種,在草叢裡鬼鬼祟祟竄動,就是不肯大方現身。

 

綉胸藍姬鶲(Slaty-backed Flycatcher)在此行也幾乎是天天有紀錄的種類。

 

這是溝內的珍珠灘景點,沿溪邊棧道徒步賞花賞鳥,好像走在畫中,空氣清新涼爽,確是一大享受。

 

清澈的流水中,柳樹的新根如上色般的艷紅,和樹梢像毛毛蟲樣的柳花相映成趣。

 

溪流邊山坡上細細看也是繁花似錦,左上是毛茛科的鐵線蓮、右上一種迷你型的杜鵑(四川約60種原生杜鵑)、左下是毛茛科的驢蹄草,鮮黃的花長在水裡很吸引人、右下是十字花科的紫花碎米薺,也長在水裡數量相當多

 

白頂溪鴝(White-capped Water Redstart)在美景裡飛跳覓食,看來特別帥氣。

 

九寨溝的招牌瀑布,車窗裡急按快門,証明到此一遊。

 

九寨溝的海子因水質與地質的關係,呈現出少見的藍綠色彩。

 

大堂裡排隊吃午餐的人龍,長長的見不到盡頭,且是前胸貼後背的隊伍,首次體驗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自助餐。

 

這是車站與飯堂間的景象,有到大陸旅遊經驗的人,肯定體驗過這等洶湧的人潮,對十三億人口來說,這其實不算甚麼。

 

朝廷有人好辦事,工作人陪同下在不是車站的鳥點下車,找尋密叢裡的棕頭歌鴝(Rufous-headed Robin),在歌聲的指引下總算紀錄到了,石領隊沒看清楚,一臉哀怨的坐在步道上嘆氣。

 

棕頭歌鴝拍不到,四川柳鶯(Sichuan Leaf-Warbler)有機會就加減拍,這些柳鶯沒有歌聲佐證的話,誰是誰就難講了。

 

九寨溝的最後一站是蘆葦海,到此主要是為了白眶鴉雀(Spectacled Parrotbill),這種鴉雀今年三月在甘肅蓮花山匆匆瞄了幾眼,這回可認認真真的看飽了。

 

穿過大片蘆葦的步道,走在其上體會到名符其實的蘆葦海,合個影吧!

 

蘆葦海周邊也有不少花盛開著,左上是罌粟科的紫堇、右上也是杜鵑、左下小蘗科的巴東小蘗、右下蘭科的西藏勺蘭

 

這個景區因為有九個像這樣的藏族村寨而名九寨溝,外面幾個已開放的藏寨也是遊人參觀的重點之一。

 

黃昏出景區大門時大多遊人已離去,才有機會在此拍張合照。左起第一、二、六位是陪我們找鳥的工作人員張語克、杜杰及李建瑜,右二是鳥導朱磊。

 

離開前等車時,醒目的黃尾鴝(Daurian Redstart)跳到秋海棠上頭挺立花上,見證了九寨溝是個有景有花有鳥的好所在。

 

回頭望一眼辦公室前九寨溝的立石碑牌,結束了這一天人群中賞鳥的罕有經驗。

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