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鳥會連著三年都舉辦塔塔加的賞鳥活動。高山的種類雖然不多,可多是獨特的鳥種,且盡是些只聞其聲不見身影的高光種類,偶而露個臉就讓人高興好久,若拍到照片那就更手舞足蹈了。尤其夏天裡平地爆熱,上山避避暑清涼走一回是超愜意的活動。
三次的高山活動相較起來今年的行程最輕鬆。塔塔加沒走大鐵杉,東埔溫泉沒上走彩虹瀑布也沒下到東埔吊橋,整個行程平順輕鬆。只是東埔的吃、住、鳥種大家似乎都膩了。下回可以考慮換成阿里山試試。
六月初水沙連社區大學的課程最後一次戶外教學,約一約就這樣出發了,幾位非社大的同學也加入壯大聲勢。玩得開心,隨筆做個紀錄,沉悶的時候拿出來翻翻,回味一下愉快的時光。
6/8(日)約了上午8:00在[和社自然教育園區]會合,這裡是台大實驗林和社營林區的所在地。在此集合主要目的是停車及上廁所都方便。鳥人的習慣一下車先找鳥並紀錄ebird。連拍張照片都沒有。其實也沒有值得一提的鳥種。只記錄了[白腰鵲鴝]也上山了。
6/8(日)正式開始賞鳥的第一個停點-觀峰觀景平台。這兩年的塔塔加賞鳥都在這裡停留。算是長途開車下來伸伸腿的空檔,沒有特別期待的種類。約半個鐘頭的時間記錄了14種中海拔常見種類,包括兩種猛禽-林鵰和鳳頭蒼鷹。出門賞鳥這算開場的前菜,解饞而已。
約10:30到達今天的目的地-塔塔加。一路上人車不多,到停車場卻一位難求。一下車就有鳥聲相迎,然而牠們卻堅持不露臉,一群人被近在咫尺的[小翼鶇]戲弄了好久。幸有其他常見的高山種類現身來緩場。
繁殖期現出一大圈栗紅色的栗背林鴝(Collared Bush-Robin)雄鳥,站橫幹上不停的鳴唱。推測牠是隻老光棍,不少鳥都帶著小鳥全家出遊了。牠仍死命的費勁高歌。很急著想找個老婆的模樣。
遊客中心前的雲杉林是這一趟賞鳥的熱點,鳥人遇上鳥群,瞬間幸福指數爆表。這一小段路共紀錄了16種。在高山上的針葉林環境算是難得的經驗。親鳥帶著小鳥急切地找蟲餵食,一旁大群鳥人的望遠鏡及相機都被小鳥們當根本不存在的空氣。
煤山雀(Coal
Tit)在雲杉嫩枝間匆忙的覓食,活蹦亂跳的好不容易拍到張還能辨識的畫面。這一大群足足有20隻以上。多年的賞鳥經驗好像還沒遇過這麼壯觀大群的煤山雀集體出遊。
茶腹鳾(Eurasian Nuthatch)有幾個家庭帶孩子同遊。橫衝直撞的在二葉松的粗幹上來回奔波。甚至在兩米內平視角的眼前,挑樹皮縫裡的小蟲餵食。真是場賞鳥的盛宴。
這其間也目擊了松鴉、火冠戴菊、深山鶯、褐頭花翼等高山鳥種,匆忙間沒機會入鏡。
鳥群散去後大夥笑咪咪拍張幸福的紀念照。這才想起已過中午,肚子早就餓壞了,自備的午餐都留在停車場。
回頭路上這隻肥肥壯壯的[山羌]就在路邊清閒自在的吃草。真實的活在一個祥和安寧的世界裡。
熱鬧愉快的的用餐時間,路邊的石桌、矮牆是理想的餐廳。天氣陰沒太陽,今天運氣好樹林裡沒有成群虎視眈眈的台灣獼猴群。吃起來自在輕鬆許多。 上星期才過端午,各家都不約而同帶粽子當主食。嚐遍不同口味,只恨肚量太小。其他各式美味點心只流流口水就好。
用餐當下,馬路對面密叢裡就有[台灣鷦鶥]和[小翼鶇]在聲聲招喚。收拾完餐具,隨即循聲找鳥。左上:路下邊的灌叢,打死不露臉的小翼鶇折騰好久,不禁讓人想起蜀龍那雙鳥眼,今年有事不能一起來。右圖:濃霧中鐵杉的低枝上突然竄出一隻全都露的[小翼鶇],大出意外,沒人來得及按快門。去年漏失的兩位夥伴可笑開懷了。左下:一樣在迷霧中有小鳥竄動。望遠鏡、相機齊一的對著目標。連路人的手機也出動了。
上山不太敢奢望的黃羽鸚嘴(Golden Parrotbill)正在雲杉的新芽間翻找食物,算算有4隻一起出現,沒機會仔細觀察,可能也是親鳥帶小鳥一起覓食。牠是台灣的稀有留鳥,也是特有亞種。牠們長相、習性特殊。分類上曾數次變動,有被獨立為鴉雀(鸚嘴)科的、也曾劃入畫眉科,現今ebird則歸在鶯科哩,哪天又被分類學者搬家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隨後下到台大實驗林的東埔山莊附近找鳥,這是個僻靜沒有人車干擾好地方。也有7、8種高山鳥的紀錄,大家都認真地抬頭往樹上搜尋,大多是見過的種類,只出聲不出來的還是不出來。
今天栗背林鴝(Collared Bush-Robin)特別捧場。另一隻雄鳥也在空枝上停許久。這隻的羽色和往常看的相似。並沒亮出大片的栗紅色鮮艷的羽毛。
天氣由陰轉雨,提早趕人下山。到了和社附近更是大雨滂沱。只得提前躲進東埔溫泉的勝華飯店。沒時間留下過夜的夥伴一車提前返埔里。
等晚餐的餐前、餐後,大家興致勃勃聊開來了。把重要的泡溫泉節目都略過了。從鳥會的發展前景與往年的回顧一直談到活動的出遊方式不一而足。反正談到出門賞鳥,每個人的基本需求與旅遊理念雖略有分歧。但能和這一群臭味相投的夥伴一起出門,光講講就很高興。
6/9(一)早餐前的賞鳥活動就在勝華飯店的五樓陽台。鳥不多,但基本款都見得到。鳥友們的早安活動,看看早起的鳥,大家互道早安。
正逢繁殖後期,各家都帶著小朋友離巢學飛、學覓食、學避敵,小卷尾(Bronzed Drongo)親鳥在空中展示飛捕的高超技巧。小孩仍無本事學飛捕,只急著張口索食。
白環鸚嘴鵯(Collared Finchbill)是東埔一帶的優勢鳥種。從一早叫起床起,隨時都有牠的鳴叫聲和身影。停車場的電線上,直挺挺的擺姿勢供拍照。
不太受關注麻雀(Eurasian Tree Sparrow)也已有下一代已經獨立活動了。這隻嘴基還呈黃色的亞成鳥,仍一副稚嫩的模樣,傻在電線上。
早餐後的賞鳥路線不再上瀑布或下吊橋走陡坡。沿村後的步道轉到果園邊的農路兜一圈。純粹是賞鳥的日常,見見當地的常見鳥,一趟下來也有25種紀錄。果園上方仍留著茂密的森林。林下走來涼爽舒適,一側的果園視野開闊。對面山頭出現的猛禽成了大家搜尋的目標。雖得靠單筒來分辨種類,也是種難得的體驗。
離開前勝華溫泉飯店門前的階梯上,大家排排站,留張行程圓滿的合照。這是第三次在東埔溫泉過夜。有人提議下回再到塔塔加賞鳥該輪到走嘉義~阿里山一線。或有新的亮點。